宝宝晚上睡觉打呼噜大多数是呼吸不通畅的表现,如果宝宝睡着时,鼾声很轻,均匀一致,没有呼吸暂停,也不影响睡眠质量,一般来说对宝宝不会有影响的,家长也不用过于焦虑。
但如果宝宝的鼾声很明显,简单来来说是宝宝的呼吸道变窄了,特别严重时还可能发展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宝宝呼吸道变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家长可根据宝宝的不同情况来干预改善:
1.改变睡觉的体位
有的宝宝睡觉时,姿势不好。如果宝宝白天玩得很累,睡眠时长时间脸孔朝上,一旦熟睡时,容易因舌根下坠或口水流入气管而造成打呼。趴睡时,胸腹部受压,口鼻也易被枕头或被子捂住,也使呼吸道不顺畅,从而形成打呼。这时家长可轻轻让宝宝侧头,会缓解打呼。
2.肥胖
肥胖宝宝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振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打呼声。肥胖的宝宝,首先要减肥。建议平时多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喂养。
3.扁桃体肥大
扁桃位于口咽部,正是气道的枢纽位置。宝宝由于年纪小,气道空间相对也较小,所以颚扁桃若稍微肥大,就容易造成呼吸信道的阻塞,以至于形成打呼。扁桃腺肥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扁桃体肥大,或因感染造成扁桃体组织肿胀、分泌物增多。建议:如果宝宝存在扁桃体肥大影响正常呼吸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保守治疗,改善鼻通气。
4.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顶上的一团淋巴组织,宝宝抵抗力弱,经常感冒,可引起腺样体发生炎症而变得肥大,易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经常处于狭窄状态,影响通气口;由于呼吸不畅,宝宝便张口呼吸,这样气流通过咽腔时,震动了软腭或悬雍垂,就会出现打呼声。建议如果打呼严重,要带宝宝到耳鼻喉科就诊,听取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