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协委员王丽娜:为深圳法治建设鼓与呼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做市*协委员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这次继续连任六届*协委员也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新委员变成了自信淡定的老委员。我很感谢*协这个平台,它锻炼了我的参*议*能力,提高了我的参*议*水平,使我不断进步和成熟。
回想五年前,自己在律师界通过公开演讲和公开选举,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试点公推直选的*协委员。当我第一次去参加会议报到时就成为媒体采访的焦点,当时面对媒体采访,我有些忐忑不安,语无伦次,相信面对镜头也是羞涩的。
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也就是当成为委员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尽心履职,体现一个法律人严谨细致的专业形象,一定要为行业添彩,为深圳的法治建设鼓与呼。
上一届任期内,我记得*协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调研或学习活动,我只请过一次假,哪怕再忙、出差再远我都会赶回来参加*协的活动。五年来,我提交了近20份提案,参加了第一期的“委员议事厅”活动,参加了两次“委员社区讲堂”,通过不同形式履职。2013年在参加“建设一流法治城市”专题议*会上,我作了《制度建设是树立法律权威、建设法治城市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障》的专题发言。2014年在“建设一流法治*府”专题议*会上,我作了《构建*府与民众互信,提高*府公信力》的发言。为了做好发言准备,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同事一起给每个*府部门打电话和上咨询第一手资料,了解*府公务人员对民众办事的态度、效率和是否依法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发言时用数字说话,用证据说话,让市领导们了解深圳的行*执法状况和执法水平。最后,我的努力没白费,当时的发言受到很大的关注。
我是学法律的,上一届我却成为了*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的委员。为了当好有文化的法律人,在文化委的调研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地发言,我从一个对文化产业不太熟悉的门外汉,到目前在律所已经组建文化产业法律服务团队的专业律师,我们还担任了文博会唯一法律服务机构,汇编了《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策指引》的手册。所以我觉得,只要静下来,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就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中的一颗星星,发出闪亮的光芒。
(深圳特区报 周元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