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都每个人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
也许是因为在成都的一些故事配着酒说到天黑天亮都还没有道完
也可能是因为成都的美食聊起川菜总能打破两个人的陌生僵局
再接着这几年听着赵雷唱着《成都》
成都越来越变成了一种情怀
说来惭愧成都的朋友好几个却还没有到过
这次有幸顺道经过成都那不妨见见老友尝一尝成都的味道
尝遍各式各样的火锅但是用鹅软石的火锅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吃过
在成都有一家鱼夫鱼仔的鹅软石火锅靠着高温的能够让汤底温热很长一段时间
店面的装修风格有点像是“渔夫”的老家
复古的木门破旧的斗笠蓑衣还有工工整整的对联
就像是被一个渔夫邀请到家里做客一样
现在的餐厅总是装修的富丽堂皇
殊不知看起来都差不多完全没有内容和新鲜感
而鱼夫鱼仔的店铺风格让人过目不忘
细心的话会看到在桌子上还摆放着不少的小船儿
细节印证了渔夫家的传统
在开放式厨房的前方摆满了“渔夫”家自制的配菜
渔夫家的鱼类品种很多比如江团红沙其中江团的肉较大鱼骨比较少更佳推荐
江团除了美味以外肉内还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2b12等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
厨房的师傅是直接现场抓鱼现场处理的
所以在新鲜程度和卫生程度都看得到
鹅软石锅底很分为三种
我选择的是柠檬锅仔姜锅对于即便不会吃辣的人来说也能够接受
经过仪式感的下料过程从多度的鹅软石开始
再下鱼肉最后倒入汤底等上几分钟的时间满满的一锅柠檬锅仔姜锅就完成啦
配菜可以选择土豆片午餐肉香肠等会再以一个小锅的形式端来可以直接加到主锅里面
渔夫家的饮料都是鱼的形状
另外不能错过他们家的飞饼
小哥会在室外摆摊各种水果味道的飞饼可以选择
如果你去过泰国一定会想起那些闷热的天气
开着冒着冷气的空调下品尝一顿酸酸甜甜的冬阴功汤的感觉
如果没有时间或者还能再去泰国不妨就到集渔泰式海鲜火锅来回味一下东南亚的味道
集渔是一家泰国品牌在年普吉岛成立
在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早就已经兴起了东南亚旅行热
所以说泰国料理在中国逐渐的被接受所以一开张就火爆了
据说当时开业后每天排队多桌平均排队2-3小时
今年第一次来集渔不过他们家的装修很风格很有格调
就是一种泰式小清新的感觉太古里店挺大的总有三层
我坐在三楼的位置从上往下看店铺的装饰也都是美丽的点缀
也许正式因为是火锅所以正中中国人的下怀
对于中国人来说谁会不爱吃火锅呢
这次叫上了几个成都的朋友一起来这里火锅还是要人多才好吃
服务员告诉我们梅子冻布丁小蛋糕冰淇淋都是无限量供应的
最可爱的还是属这只可爱的小兔子
可爱到几乎不舍得吃掉它~
火锅是必点菜啦服务员会帮忙下汤料
按照顺序是先放香料包再放小米辣包再是椰奶最后是辣酱
等差不多汤沸腾了就可以下菜了
海鲜非常的丰富生蚝扇贝贝类虾蟹肉鱼滑虾滑等等
服务员会来帮忙剥虾非常的贴心
这是我最最推荐的泰国的味道肯定少不了咖喱
但是泰国的咖喱不会像印度那么辣所以味道刚刚好
虾特别的大只而且中间已经切开所以可以直接吃不需要再去徒手剥
这是店里的新品用椰子作为碗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
一定不能错过的吃前仪式感记得要一口气一气呵成的往上抽离
这样才能看到上方的“熔岩”缓缓流到蛋糕之上哦
另外每一款饮料都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特色
每到深夜总会想起烧烤的味道
在成都自然也不例外成都的天到晚上7点才天黑
大部分人的作息都比较晚到晚上10来钟可能正式吃烧烤聚会的时间
得劲儿焖烤肉串就是夜晚最终的归宿
得劲儿焖烤肉串是一家高逼格的烧烤店
就如同他们的标题一样写着新鲜的食材还有进口的啤酒同时也是一间MusicBar音乐吧
在吧台摆放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酒类
展现着他们店里酒类品种繁多同时也让吧台呈现极具特色的观赏性
这是店里的主打菜几乎人手来两串
肉质非常棒老少皆宜不会觉得啃不动
这是一道凉菜也是一道生菜不爱吃生的朋友注意辣
不过这个在广东一带很出名之前在广州和朋友吃过
这里的味道比较酸辣鱼皮的口感很爽滑
而且非常符合成都美食的特色会越吃越辣配上啤酒绝了无辣不欢~
因为名字而点的说到抖音我想这道菜肯定已经是个“网红”了
这个味道很难形容酸的甜的辣的在舌头里打架
你永远无法用一个词语描述出它的味道
烧烤的种类很多羊肉串西葫芦
红辣椒绿辣椒甚至还可以吃到烤馒头片儿~
这是一只“有尊严”的烤青椒!~
虎虾的块头很大被烤过之后外壳变得非常的酥脆
但即便被烤过虾肉内的水分却还是保留的很佩服他们的焖烤技术
其他类似像烤玉米秘制五花肉串鸡翅中法式羊排都很入味
只要挑选自己平时爱吃的食物基本很难踩雷
马路边边是一家吃串串的店铺也就是所谓的串串香
刚进门的时候特别的喜欢它们复古上个年代的装修方式
贴着红色的横幅假装破旧的壁画还有当年农村里的油漆印刷大字
特别的接地气的也非常的网红~
无论是从收银还是细致到店面到各个角落都给人一种街边小吃的既视感
所以就连座位也是矮桌子矮凳子仿佛就像在窝在马路边吃的小吃摊一样
这可能就是这家店命名为“马路边边”的原因吧
店里面自助选择食材肉类海鲜蔬菜统统都有
蔬菜有花菜蓬蒿香菇土豆片金针菇
肉类的话有牛肉粒虾丸肉丸子
基本上以一颗一粒为一个单位插在一个木签上面
所有挑选的食材全部都可以放到竹篮里面
然后拿到饭桌上就可以等待开动啦~
所有的调料可以自助选择自助调味
与其说是麻辣烫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麻辣火锅
在每个桌子上都会有一个锅子所有选好的食材都可以放入里面煮熟吃
强烈推荐他们家的牛肉每一串都正好是一口的大小
本身牛肉就很入味在麻辣汤底里面酝酿过之后口感直接到质的提升
除了串串以外还可以单点一些主食
和我一起吃的是成都的朋友自然她选择了足够辣的粉条~
能够在空气都是辣味的店铺里还能点到一份清淡的炒饭
无疑对于我这个不太会吃辣人最大的安慰
不过即便不是辣味却还是有扬州炒饭的灵魂在同样推荐!~
成都吃客是一家家常类的川菜
不论是从装修风格或是菜品的搭配方式都能看出创意十足
把趣味与创意结合改造而成的新式川菜馆
门面再到室内的装修都可以看出成都吃客的创意无限
从木方块上刻字再到把餐具直接钉在红色的墙面
1楼只是门面餐桌和包厢都在2楼
从1楼走到2楼的一路楼梯而上都能够看出成都吃客满满的设计诚意
再比如把编织的竹篮子竹袋子等复古编织产品悬挂在楼顶之上
夸张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记忆点十足
2楼的位置很多独立的公共的都有设立
甚至还把成都比较有特色和文明的街道和景点画在楼墙面上
在每个隔间的石柱上贴心写着成都最有名气的街道和景区比如春熙路文殊院等等
不愧是成都吃客这里就是一个“小成都”
第一道上来就是创意分满分的糖醋小排
装盘看起来像是小时候村里打水井用的水桶
一半装着小排一半是干冰冒着气仿佛把小排带入了仙境一般
口味偏甜挺适合我们南方人
刚上菜的时候我直接被震惊了内心冒出无数个“这是什么鬼”
后来吃了之后发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小吃
没想到在成都也能吃到不辣的东西
而且它外酥里甜很适合作为甜品小食
吃过这道菜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虽然辣但是真的停不下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其实里面的虾已经被剥掉了外壳省掉了自己剥的麻烦和凌乱感
另外满满一锅的辣椒与调料油结合配上淡淡的虾味毫不夸张我一个人吃掉了全部
成都的辣对于一个不吃辣的我来说可以接受因为大部分还是以麻辣为主
泡面加上蟹肉棒还有鲍鱼麻辣的味道在我嘴巴上乱跳
即便如此这种麻木却有味道的感觉根本停不下来
这道菜赢在它的创意无限鹌鹑蛋配着鸡米花
小巧又精致有点米其林美食的感觉
满满一大盘的辣椒应该是无辣不欢人士的天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烤鱼片是季节性产品它有特定的季节鱼肉会更佳的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