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朝已有火锅大猪蹄子乾隆竟是火锅忠粉一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的历史中,火锅原来源远流长。

看最近的热播剧《延禧攻略》,剧中富察皇后怀第二胎时已在享用火锅,火锅在清代已经风靡皇室及民间,而现今的涮羊肉已是当时宫女的美食。

广东人常说的“打边炉”即火锅,在古时被称为“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滚水时发出咕咚声而得名。据传,商周时期已有火锅,一直到秦汉、三国、唐、宋、元至清代,满清贵族生活在东北地区,因纬度较高,冬日气温低,最喜欢热食,用温暖发热的餐具是御寒方法之一。

清朝宫廷火锅中多以荤菜为主,常见有羊肉,还有野味,包括野鸡、狗肉、鹿尾等,满清贵族对野味的偏爱,可能与早期在东北的生活环境有关。

清乾隆年间,火锅发展已很成熟,不仅在民间盛行,连乾隆皇帝本人也非常喜爱火锅,成了宫廷菜肴。据历史考究,乾隆四十四年(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一个月内,皇室已吃了23种火锅,共66次,包括有鸡鸭火锅、舒意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等。乾隆四十八年(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宫办了桌宴请宗室,盛况空前,由内务府和坤筹措。到乾隆五十四年(年)一年间,乾隆皇大约吃了多顿火锅,四季无火锅不欢,炖酸菜火锅,野意火锅、燕窝葱椒鸭子火锅等,以“火锅忠粉”来形容乾隆也不为过。

涮羊肉

除了皇家可享用火锅,连宫女也可品尝,《宫女谈往录》中,宫女回忆吃火锅时说到:“从十月十五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吃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种锅子的时候多…也有时吃山鸡锅子。反正我们有三个整月吃锅子”。宫女所说的涮羊肉,流传至今,成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美食,食材以羊肉为主,也讲究涮牛肉、白菜、豆腐及粉丝等,古时穷人未必吃得起肉,故常常涮其他食材,待涮熟食材后捞出,并蘸调味料夹芝麻烧饼食用。北京人称涮羊肉也为涮锅子,它不同于火锅,食材基本是固定的,不会什么食材都涮。首先涮肉,之后涮羊肚、牛肚,才放白菜、豆腐和粉丝,最后是喝汤或以汤灼面。

至晚清,据说慈禧太后发明的“菊花火锅”层次再被提高,融合了养生理念,将薄切生鱼片、鸡片放入鸡汤或肉汤中,盖上锅盖焖几分钟后,投入金黄色的菊花瓣,令汤头更清香更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