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一发烧就得扁桃体炎你需要学习这5个知 [复制链接]

1#
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616/7220829.html

小编最近收到后台宝妈留言:小朋友现在5岁了,每次发烧都是扁桃体发炎,每次都是,无一例外!这是什么原因?也有家长在问:扁桃体发炎都是细菌性的吗?扁桃体经常发炎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剖析下扁桃体炎的身世之谜。

扁桃体常在1岁时才开始发育,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很少有扁桃体炎。4-10岁发育达到高峰,14-15岁时逐渐缩小。扁桃体发育期,宝宝正处在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时候,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犯,发生扁桃体炎。所以扁桃体炎常见于3-14岁的宝宝。

扁桃体炎都是细菌感染吗?

扁桃体炎的常见病原体为病*(约占50%),其次是细菌(约占15%),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约占5%),剩下30%的患者未分离出病原体。病*性扁桃体炎以鼻病*、腺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等常见呼吸道病*为主,常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

细菌性扁桃体炎则以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A组链球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扁桃体炎比较少,但在6岁以上宝宝中,支原体引起扁桃体炎的病例约占5%-16%。此外,其他也有一些原因可以引起扁桃体炎,但比较少见。

扁桃体炎有什么症状?

患扁桃体炎的宝宝大都为急性起病,可能会出现扁桃体红肿、咽喉痛、吞咽痛、口臭、颈部僵直、淋巴结肿大、声音改变等局部症状,严重的婴幼儿还可因扁桃体肿大引起呼吸困难。此外,一些患儿还会出现发热(或伴寒战)、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小于三岁的宝宝有时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等情况。婴幼儿(3个月-3岁)还可能出现腹痛及腹泻的症状。

病*性扁桃体炎和细菌性扁桃体炎在局部症状表现上会有一些差异,病*性扁桃体炎常表现为咽喉充血发红和扁桃体红肿;而细菌性扁桃体炎的局部症状相对较重,除会出现病*性扁桃体炎的局部症状外,还会表现为悬雍垂(悬雍垂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舌头”)的肿胀、舌苔呈灰白色及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脓点的情况。

在家里能为宝宝做什么呢?

1.最有效最常见的护理方法是用温盐水漱口。温水有舒缓的作用,盐则可以帮助杀死病*或细菌,有助于减轻炎症。通常建议每mL温水中加入1/4~1/2茶匙盐(大约1-2克)。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提高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使用柠檬护理的方法是在一杯温水中加入柠檬汁,一撮盐和一茶匙蜂蜜,慢慢地喝,每天喝2次。

2.食用茶(含有果胶)或蜂蜜、甘油,可帮助孩子缓解咽喉疼痛。这几种成分具有黏性作用,理论上可能具有通过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舒缓膜来缓解口腔和咽部的黏膜刺激的作用。

4.严重的咽痛患者建议喝偏凉的液体或含服冰冻的液体(如冰块或冰棒)补充水分,偏凉的液体具有麻痹效应,可以暂时缓解吞咽的疼痛。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如果孩子超过4小时没有小便,并有嘴唇干裂、囟门凹陷等预示脱水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5.用热水袋给孩子热敷颈部以缓解疼痛;

6.建议家中每天开窗通风,并用加湿器使用纯净化水增加空气湿度,使空气湿度保持在55%左右,可以减少喉咙刺激。加湿器不需要24小时持续使用,建议每日换水,及时清洗,避免产生霉菌。

7.病*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强,可通过眼泪、鼻涕等分泌物传染,所以如果孩子得了病*性扁桃体炎,水杯、餐具、毛巾等不要与家人共用,也不能与其他物品在同一个水盆中清洗。

一般会用什么药物治疗?

对于病*性急性扁桃体炎目前没有有效的杀灭病*的药物,并且常为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病*药物,甚至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和支原体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除了抗感染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治疗,如咽痛剧烈影响睡眠或高热时,可以考虑短期用解热镇痛药物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美林(布洛芬)等。局部治疗包括含漱液、局部含片及局部喷剂等,也有一定疗效。

反复发炎,扁桃体到底要不要切除?

扁桃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有其生理功能,特别是宝宝,任意切除扁桃体将消除局部的免疫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对那些炎症已呈不可逆病变的扁桃体才应考虑手术治疗。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咨询耳鼻喉科医生后,考虑扁桃体切除。


  通常以下5种情况,可以考虑做切除手术:

1、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宝宝吞咽、呼吸及发声;

2、宝宝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者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3、宝宝慢性扁桃体炎已经成为病灶,有损害心、肾功能时;

4、当白喉带菌的宝宝保守治疗无效时;

5、发生各种扁桃体的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起切除。

宝宝一生病,父母半条命。掌握正确的疾病科普知识,才是对宝宝最大的保护!

-end-

Hello,伙伴们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