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息肉,会癌变吗胃息肉,有啥症状胃息肉, [复制链接]

1#
陈女士:几年来一直受胃病困扰,经常胸闷、腹部隐痛,每次进食后就容易嗳气、反酸、胃液反流。三年前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是浅表性胃炎,吃了胃药后仍感觉不舒服,眼看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胃里居然有16个大小不等的息肉,最大的6毫米,最小的3毫米。老李:长了胃息肉,6年前胃就开始不舒服了,一直到去年5医院做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有一个比拳头还大的息肉。

胃息肉会癌变吗?

我国胃息肉的检出率已经达到了1.1%到6.49%很关键的3个字检出率所以实际人群中胃息肉的患病率要远远的高于以上数据其实胃息肉病不病变和数量没有关系要看病理胃息肉有5种组织病理学类型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还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率非常高能达到70%到80%甚至更多胃底腺息肉其实大家不用害怕因为胃底腺息肉是不癌变的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虽然能够癌变但是癌变的几率只有1%而腺瘤性息肉就不一样了因为腺瘤性息肉有10%的癌变率癌前变化指的是有恶性倾向的病变主要把它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叫癌前疾病另外一种叫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比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这些都是癌前疾病癌前病变指的是病理上的概念最常见的就是异型增生也叫不典型增生或者说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并不是癌有了癌前病变也不一定%变成癌但是有了癌前病变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它毕竟还有变成癌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定期的去复查胃肠镜

有了胃息肉啥样人得多留神?

第一是年龄50+

因为年龄大了胃黏膜屏障的功能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泌酸腺可能出现了萎缩50岁以上的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很高泌酸腺体胃酸分泌得少了就给息肉可乘之机了50岁以上息肉癌变的概率也会更高因为这跟胃黏膜屏障的功能是有关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屏障的功能下降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多致病因子或者致癌因子不断攻击胃黏膜就会造成胃黏膜的病变甚至癌变如果生活方式不注意调整比如长期吸烟饮酒喜欢吃腌制食品熏酱食品甚至烧烤类食品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到了50岁以我就需要去做胃镜检查了吗?还是说我到50岁之后出现了症状再去检查呢?

其实50+这个界限可以放得更宽因为胃癌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建议45周岁的人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把胃肠镜检查当做常规的体检项目这样才能更早的发现息肉甚至是发现一些早癌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胃肠镜结果全都是正常的两年查一次就可以了第二是家族遗传相关因素其实有很多遗传相关性的息肉病比如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可以发生在儿童整个胃肠道都可以长满息肉这也是可能发生癌变的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相关性的息肉病叫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肠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如果有直系亲属患这个病那你患病的可能就很大而且家族性息肉病十五六岁就可以发病家族性息肉病和普通的息肉是一样的往往没有任何的症状只有做胃肠镜检查时才会发现家族性息肉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结直肠而不是胃但是在这部分病人当中有55%的病人可以在胃和十二指肠发生息肉有结直肠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患腺瘤性息肉的几率是比较大的所以它癌变的倾向也比较大但是90%的胃病病人表现出来的都是错构瘤性息肉只有一少部分是腺瘤性息肉总体来说对于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40岁以上癌变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个没有年龄推荐只要发现了就一定要去做检查不管多大年龄第三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在数据统计中我国有50%的人可能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幽门螺杆菌致癌的机制非常复杂绝对不是通过胃息肉变成癌的首先它可能会加重息肉的生成对于已经存在的炎性的增生性息肉由于它不断的刺激可能就把它刺激成了腺瘤性息肉从而引发了癌变也就是说它会让胃产生息肉也可能让息肉加速癌变第四胃酸的高低高胃酸的状态可能跟息肉的生长发展是有关系的比如爱反酸的人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粘膜导致胃息肉

怎样才能预防胃息肉呢?

改变生活方式作息要规律饮食上尽量少吃烧烤少吃腌制品少吃麻的辣的烫的生的冷的硬的总之健康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关琳

中国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消化疾病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扫描《健康一身轻》小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