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体检季,近期华领体检的消化镜室发现多例胃肠息肉患者。很多胃肠息肉的患者日常并无任何不适,但是在胃肠镜的检查中发现病症。到底什么是胃肠息肉?胃肠息肉有哪些危害?胃肠息肉如何预防?在此一一给您做出解答。01什么是胃肠息肉息肉就是多余的肉,也就是指在人体黏膜表面上多余的突出的赘生物,是由局部黏膜组织增生而成。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赘生物。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02胃肠息肉的危害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胃肠息肉的种类不同,癌变的几率也有所不同,息肉分两种,一种是炎性息肉,一般有炎症的表现,但是癌变的几率比较小。还有一种就是腺瘤性息肉,这种一般癌变几率比较大。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所以,防止胃肠息肉癌变的关键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息肉越好。03胃肠息肉的症状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有以下不适症状:1、便血:便血是直肠息肉的表现之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很多人会将痔疮与肠息肉出血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2、肠道不适: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3、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4、全身症状:息肉数量较多、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患者可对照自己是否经常有以上症状,如有一条符合,医院做个胃肠镜检查,即可知道自己是否有胃肠息肉。尤其是家族中有胃肠癌患者的朋友们,更是需要按时做胃肠镜进行癌症筛查。04预防胃肠道息肉的方法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瓜果,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物;少饮酒、吸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2.要主动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1次胃(肠)镜检查。3.有家族史者及早检查:这里指的家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亲人中有被确诊为遗传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4.要注意胃肠道外的异常:有些种类的息肉常伴有胃肠道的异常,如神经系统肿瘤,骨骼及皮肤软组织肿瘤,乳腺、肺、卵巢肿瘤,牙齿发育异常,嘴唇或皮肤紫纹或色素沉着等。5.要根除: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或大或小的息肉,都要设法根除,免去后患。6.要复查:属良性者,根除后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恶性者,应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者,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免责声明文字来源: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图片来源: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做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