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读完本文大约需要
5分钟
小王拿着复查的超声报告单,很淡定地坐在医生面前。五年前,她因不孕在医院妇科门诊检查,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后顺利怀孕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告知定期妇科检查,有复发的风险。最近三个月,出现生理周期后少量出血,因有言在先遂警惕,来门诊复查。“张大夫,我应该是又长息肉了!”“很好啊!已经有女儿了就没什么好怕的啦!大不了再做一下宫腔镜。”但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
子宫内膜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有的从子宫内膜直接长出来,有的则有一个长蒂。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好发的高危因素有年龄、高血压、肥胖和他莫昔芬的使用。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少部分表现为异常(包括绝经后)子宫出血以及不孕。子宫内膜息肉恶变是罕见的。
如何确诊子宫内膜息肉?
对于体检可疑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我们一般会给患者做一个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影像中,典型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显示在子宫腔内可见常规形状的高回声病灶,其周围环绕弱的强回声晕,彩色多普勒可先是单一供应子宫内膜息肉血管的血流信号,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做个超声基本就能明确了!对于疑难患者注水超声和三维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子宫输卵管造影、MRI、CT因其价值有限,不作为首选诊断方法。盲目扩张、刮宫或子宫内膜活检对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是不准确的,因此该技术已基本不应用于诊断。宫腔镜引导下活检因其在诊断上具有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在临床上已替代盲目诊刮广泛用于临床。
息肉都需要手术切除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约25%的息肉可以自发消退,并且与长度大于10毫米的息肉相比,较小的息肉更容易消退。所以,对于初次发现的小于10毫米没有症状的患者,不必慌张手术,可与患者充分沟通知情后,保守观察,必要时再手术治疗。那么,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吃呢?目前的观点:药物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作用有限。对于直径大于10毫米或有症状的息肉,宫腔镜息肉切除术不累及子宫肌层,宫腔粘连的风险很低。所以,因为息肉导致不孕而必须手术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心手术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不是把子宫切了就绝对安全了呢?我只能答:杀鸡用了宰牛刀。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呢?
有研究认为病理证实息肉的复发率介于2.5%~3.7%间,也有报道复发率可高达15%左右。一般认为息肉的复发与手术方式及彻底性有关。为了避免复发对于无生育要求、月经量多的患者可以选择含孕激素的避孕环,口服避孕药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些措施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小王的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12毫米,有伴随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还是再次宫腔镜切除为好,术后在选择合理方式预防复发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