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家住市区的老陈时常感到胃不舒服,空腹容易出现反酸、隐痛等症状,医院内科检查胃镜时,医生发现老陈胃里“挤”着不少胃息肉,胃镜影像下都是“肉疙瘩”。
对此,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卜晓艳表示,息肉虽然只是胃肠道黏膜表面长出的“小疙瘩”,但是如果直径超过2厘米,就会有癌变的可能性。
上周,老陈在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共计清除胃部10处息肉。
过大息肉或将癌变
一旦发现及早治疗
↑
从事消化内镜专业10余年,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消化内科胃肠镜检查,特别是对内镜下治疗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
内科门诊咨询
“一般情况下,息肉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卜晓艳医生说,引起胃息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期服用大量非甾体类消炎药、吸烟、长期饮浓茶、烈酒、食用过热或过冷及过于粗糙的食物、心力衰竭、免疫因素等。
但卜晓艳医生提醒,仍有少数息肉有较高的癌变风险。“息肉会长大的,如果直径超过2厘米,数量多且基底较宽,这样的息肉癌变率高。”
镜下微创治疗
免受开刀苦
在老陈关于胃镜检查的报道中,主要针对胃镜在运用于检查诊断胃部疾病时的主要优势和特点。事实上,胃镜在胃部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作用也非常明显。也就是常说的“镜下治疗”。
据了解,镜下治疗就是在电子内镜直视下治疗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异物取出、胃或大肠内息肉摘除、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镜下硬化或套扎治疗等手术都要在内镜直视下进行。镜下治疗不仅可以使手术更为精确、有效,直达病灶,同时患者损伤小、也可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治疗过程。
因此,对于胃部息肉的摘除,专家认为,在胃镜的直视下,用高频发生器予氩气刀烫除和圈套器做高频电凝切术,把息肉切掉,完全免除了以往的开刀之苦,并避免了息肉产生恶变的可能。
还是要强调一下
做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卜晓艳医生说,因为胃镜可以直接、清晰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器官的病变,所以被公认为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但以往,病人往往因为承受不住做胃镜的痛苦而放弃了这种最有效的检查,以致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4年来,无痛胃镜在医院内科广泛运用,深受需做胃镜检查者的好评。无痛胃镜较传统胃镜检查相比因避免了咽部不适感,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对传统胃镜的心理恐惧,也缩短了镜检时间,许多病人表示:做一次无痛胃镜,就像做了一个美梦,无任何痛苦。
卜晓艳医生说,吞咽困难、吞咽后胸痛、上腹痛、腹胀、呃气、反酸、消化不良、消瘦、恶心、呕血或腹痛、腹泻、大便秘结、大便变形、大便带血、大便干结及稀便交替出现、下腹胀、排便困难或有包块,凡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就应留意消化道是否已出现了问题,医院检查。
卜晓艳医生强调,采用电子胃镜进行检查,病变组织被放大,医生在视野非常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对胃部疾病一览无遗,检查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而且可以使病人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整个过程只需数分钟。
文字:卜晓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