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息肉知识普及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01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医学标准术语是: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

02

胃息肉有哪几种?

大体上可以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特殊息肉这几种。

1.腺瘤性息肉

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

2.增生性息肉

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有大约0.4%~1.76%的癌变几率。这在医学上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

3.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

03

长了胃息肉,你未必感觉得到

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

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

息肉的部位:

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04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根除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抑酸药:

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

吸烟:

可能与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

饮酒:

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某些食物:

有人认为较多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

06

息肉的治疗方法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2.内镜治疗方法

①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②微波灼除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0px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1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

③激光法: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⑤氩离子凝固术: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37.5px者;

⑥对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取内镜下EMR或ESD切除。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保证切除彻底,或者已经发生浸润性恶变者。

①大于50px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

②息肉进行性增大者;

③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疑癌、已经癌变者。

所以大家对于胃息肉也不要过度紧张,害怕,如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来源:*会平

审核:阙静

编辑:侯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