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运六气出生年份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帝内经》中说:“人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


  生在天地间,秉承自然之气,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我们出生时受到天气和地气的影响,也造就了先天的体质。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的健康除了与先天父母遗传和社会环境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自然遗传,自然遗传是由出生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就会蕴含这个时间环境特征。这些特征就会在你的体质中表现出来。


  从出生年尾数来看五运六气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注:以农历出生年份为准)。例如:公历年1月1号出生,那农历就是年的,对应就不是0,而是9。

逢尾数0年份出生的体质:


  《*帝内经》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容易肝郁,重点在疏肝。金旺的人也容易皮肤长痘痘,比较燥。肺阴虚,可以吃养阴的食物,也可以通过养肝来平衡金的能量。

逢尾数1年份出生的体质:


  岁水不足(如少汗,经量少),肾水不养肝木。容易肾虚。还有女性的经量少其实都是肾虚的先天体质造成的。肾水不足也会造成肝水不足。调理的话要多吃黑色的食物,芝麻、黑豆、黑木耳、何首乌等,或者六味地*丸、乌鸡白凤丸。

逢尾数2年份出生的体质:


  属于木太过,容易脾虚、肝火旺,风气重,比较容易有风湿,偏头疼。平时的调养适合吃一些甘淡的食物补土。宜戴金银,金银有金的属性,可以去风;多运动让肝气更舒畅。绝大多数的孩子有多动症,肝风内动,带他到野外多走走。木旺的人喜做事,易生气动怒,要重点调一下肝,也特别会安排事情,爱管事。也可以吃补土补金的食物。木旺的人还容易得胆息肉,胆都不太好。

逢尾数3年份出生的体质:


  容易火不足,寒湿比较重。火运不及的人喜欢吃面食,因为麦是补火的。可以多吃酸的,穿红色的衣服,多接触大自然,多晒太阳都可以。食物上可以多吃红枣、红糖、红薯、枸杞、西红柿、胡萝卜、红莲子、红豆等红色的食物。中成药可以吃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龙眼肉也可以多吃。

逢尾数4年份出生的体质:


  属于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养生重在健脾胃。这一年出生的人容易脾虚,中焦湿浊,容易肾虚。这种人做事特别有毅力,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易固执。要多反省,多认识自己的不足。多用黑白色的物品,多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食疗可以用五指毛桃汤,健脾补肾去湿,可以加茯苓、莲子,薏仁。

逢尾数5年份出生的体质:


  金弱木旺,也要养肝,让金和木达到一个平衡。金不生水,肾也不足,金不克木,肝胆易怒。食疗上适合*白色的食物,培土生金,可以用*参、*芪等,或戴金饰、玉。多吃山药、小米,白萝卜。

逢尾数6年份出生的体质,


  《*帝内经》讲“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注意心脏脾胃,容易胃寒。很多寒湿体质,做艾炙的效果很好。水多的人会多思多虑,执行能力也会弱一些,想得多做得少,让他做创意总监比较好。这种体质多是心阳虚。这种年份的人脸上会长很多的痘痘。身体的虚火大,是一种虚症,是虚火,千万别喝太多凉茶。身体的寒湿太重,表现出了自身很强的免疫能力,产生很多的热量来消减这种寒症。有些胃火重,也是胃寒,不要吃太多凉的东西,会长更多的痘痘。这种要健脾,温肾阳,寒气祛除掉痘痘就好了。

逢尾数7年份出生的体质:


  岁木不及,先天肝不足。容易肝气不足,要多接触大自然,多养花草。因为容易郁闷,不容易开心,中医里用舒肝丸、逍遥丸来疏肝解郁,也是因为木不及。性格内向的人或自闭症的小朋友,也是木不及,阳气不够,受不得委屈。女性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都是因为肝郁气滞所致,瘀血在身体内太久。养肝在春天或冬天会好一些。艾灸效果也好,涌泉穴、太溪、三阴交最好。

逢尾数8年份出生的体质:


  岁火太过,暑气流行,肺金受邪,这种体质容易上火,咽喉病多。用培土生金,应健脾,或是补肺气。

逢尾数9年份出生的体质:


  是岁土不及,先天脾土比较弱。容易在山根(两眉之间)的位置上有青筋,脸色会淡*一些,比较晦暗发*,也容易有肝风,这种人重点在健脾。土不及的人容易生怨气,要让他明理(明理属火,火能生土);容易睡眠不好(因胃不和则卧不宁),容易缺少安全感,不踏实。心中的情绪没有化解,是很伤身的,特别是怨、恨,吃什么补品都没有多大用处,一生气就把你的气血消耗了。所以情志的调养也很重要。中医里面讲省思虑,不抱怨就可以养脾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