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备考时间不足50天,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小编随机抽取了几个常考试题,看看你的掌握情况如何?
妇产科
01
女性盆腔淋巴分组不包括
A.髂内淋巴结
C.骶前淋巴组
E.腰淋巴组
B.闭孔淋巴组
D.髂外淋巴结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盆腔淋巴又分为髂内外淋巴组、骶前淋巴组和腰淋巴组。
02
固定宫颈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圆韧带
C.骨盆漏斗韧带
E.宫骶韧带
B.主韧带
D.阔韧带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主韧带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下垂的主要结构;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骨盆漏斗韧带将卵巢连于骨盆壁。
03
30岁妇女,外阴部被踢伤半小时后,外阴部出现肿块,疼痛难忍,不敢行走,最可能发生的是
A.前庭大腺血肿
C.阴阜血肿
E.小阴唇血肿
B.阴蒂血肿
D.大阴唇血肿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析: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故正确答案选D。
04
成年妇女子宫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
A.宫体:宫颈=1:2
B.宫腔容量约8ml
C.长7~8cm,宽4~5cm,厚2~3cm
D.重约80g
E.子宫上部较子宫下部稍窄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子宫是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其长、宽、厚如C选项所述,容量约5ml,宫体和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青春期前为1:2,育龄期为2:1,绝经后为1:1
05
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
A.为宫颈的一部分
C.非孕时长度为1cm
E.妊娠期不明显
B.上端为组织学内口
D.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达脐平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
肾内科
01
水肿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滤过压降低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水肿产生的机制有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不包括毛细血管滤过压降低。故正确答案为B。
02
下列哪项为早期休克的表现
A.血压11.97/9.31kPa(90/70mmHg)
B.尿量显著减少
C.肢端冰冷
D.表情淡漠
E.脉搏~次/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
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神志清醒、精神兴奋、躁动不安、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尿量正常或减少,故选项A正确。
体克中期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有意识模糊,皮肤湿冷,肢端青紫,皮肤花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至60~80mmHg,脉压差<20mmHg,尿量<20ml/h。B、C、D、E、均为休克中期表现。
03
粪便肉眼观呈果酱样脓血便,病因多为A
A.阿米巴痢疾
C.痔疮
E.直肠息肉
B.出血性小肠炎
D.急性菌痢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果酱样脓血便是阿米巴痢疾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
04
尿频的定义是
A.每次尿量增多
B.夜尿次数增多
C.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
D.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而不能自控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尿频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排尿次数多而每次尿量少,如伴尿急、尿痛则多为炎症性,如不伴尿急、尿痛,则多为神经性。故选C。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D选项错误。
05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
A.~1ml
C.0~ml
E.~2ml
B.0~1ml
D.1~2ml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0~ml。故正确答案为C。
中医护理
01
中医“六腑”生理功能的共性是指(
)。
A.传化水湿
C.泌别清浊
E.传化水谷
B.排化水液
D.传导糟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E
解析: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它们具有受盛化物的功能,即所谓“传化物”。
02
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脏腑是()。
A.肺
C.脾
E.胃
B.肝
D.大肠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E
解析:胃为阳明燥土之腑,易阳亢而燥热,需津液源源不断加以滋润,才能维持胃正常功能。如果津液不足,胃失润养,就易发生病变。
03
不属于七冲门的是()。A
A.气门
C.骶前淋巴组
B.闭孔淋巴组
D.吸门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七冲门是指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
04
以下不是耳针“得气”表现的是(
)。
A.麻
C.肿
E.红肿
B.痛
D.热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E
解析:针感又名“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经气感觉产生时,操作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在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传导,如果没有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操作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两种:①提插法。②捻转法。
05
真寒假热证病人服药应选择(
)。
A.随意
C.寒药热服
E.热药冷服
B.温服
D.热服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E
解析:将煎好的汤剂待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用寒药或真寒假热证用热药,属热者寒之。一般止血、收敛、清热、解*、袪暑之剂宜冷服
由于医学细分科目多、篇幅有限,各科目题库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