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主动体检,但很多人看到体检结果上“肠息肉”后都会感到恐慌。
肠息肉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以为自己就跟肠癌沾上了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发病原因
目前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活习惯、长期腹泻、长期便秘、炎症性肠病及遗传等因素相关。
发病症状
结直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直肠下段息肉出血可见粪便表面浮着血迹,高位直肠或者乙状结肠常表现为便中带血,息肉处于右半结肠若出血则不易察觉,往往可能造成慢性贫血。
肠道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黏液便、黏液血便和大便次数改变,当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便秘等大便习惯改变,较大的有蒂息肉甚至可以引起肠套叠或肠梗阻的症状。
◆◆肠息肉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科学对待很重要
大肠息肉本身就是一种良性肿瘤,在肠镜的帮助下可以活检来明确息肉的性质,如果错构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不大。
肠息肉容易复发,手术切除后并非一劳永逸,肠息肉容易复发,手术切除后并非一劳永逸。
导致肠息肉复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依然保持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食用油炸食物等;
或者有可能是肿瘤的基底切不够干净等,因此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大于治疗,
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
预防肠道疾病我们要这么做!
如何预防肠道疾病01补充水分
每天都应该摄入1.5~1.7升水,
最好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
02平衡饮食
平衡饮食,
多吃蔬菜杂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食物过于精细,
素有“第七大营养素”之称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大大减少。
膳食纤维是肠道内大便的主要成分,
还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改善肠道状况。
03规律作息时间
肠道菌群在与人体的长期磨合中,
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钟,
作息不规律,
长期下来会引发多种肠道疾病。
04调整饮食习惯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吃夜宵,
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点钟
或睡前2小时内进食。
05适当放松压力
当人们工作生活不顺利,
或是长期处于很大的压力下时,
心情压抑,就会造成自主神经紊乱,
内分泌调节失常,
引起肠道蠕动加剧或抑制。
06切勿滥用抗生素
长期滥用抗生素,
会将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时杀掉,
对肠道菌群造成严重影响,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07定期体检
息肉切除不代表等于解除癌变警报,
养成定期体检习惯,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