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杜甫与人才公寓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
河南大才子杜甫逃难至成都
蜀中官二代、工部侍郎之子严武
彭州刺史高适,萧实、何邕等基层公务员
热情接待、体贴照顾、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第二年还为杜先生
建起一处临湖独栋别墅
——杜甫草堂
史称“成都首套人才公寓”
有房、有安定的生活、有闲适的城市环境
杜甫进入开挂模式
四年时间文思如泉涌
创作了多篇超高质量作品
连发《春夜喜雨》、《蜀相》、《绝句》等10万+爆文
所谓“高潮一到,根本停下来”
虽然杜甫有了房子,有了工作
但同时期
其他很多蓉漂
依然流离失所
没有杜甫的小幸运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天
杜甫坐立不安
捶胸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翻译过来就是:
只要人人都能有间房
老夫在家冷死也无妨
年后
也就是公元年那个夏天
成都发起史无前例的
“蓉漂计划”
五湖四海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爆发式涌入成都
成都官方
破天荒地拿出城区核心地段
规划了大量的
临时居住的人才驿站
以及用于久居的人才公寓
且“家具齐全、拎包入住”
以供像杜甫一样有才华的
新成都人安身立命
去年1年,就筹集了套存量房源
未来5年,还将修建30万套人才公寓
杜甫的梦想
在如今的成都
照进了现实
说好的千万间,一间也不少
02
李白与西成高铁
祖籍甘肃、久居江油的小镇青年李白
曾为成都写过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这一Top级城市广告宣传语
但同时也写了一首
大力吐槽成都城际交通的名诗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反正就是
“想要跨越蜀道去西安,你咋不上天呢?”
可李白的想象力再怎么天马行空
也想象不到
年后
一条如钢铁巨龙般的高铁
还真上了天
横跨大秦岭
大堑变通途
成都与西安
古时快马加鞭也要半个月的路途
缩短至3.5个小时
如今,成都人民有诗云:
高铁通秦川,蜀道不再难
中午吃火锅,晚上肉夹馍
是的
一千年以后
李白精准的“反向预言”
在西成高铁上传来回响
03
诸葛亮与“在城南买房”
来自山东
身高1米88的大帅哥诸葛亮
在三十四岁那年
第一次踏上了成都的土地
和每个新成都人一样
除了忙工作、为城市做贡献外
还要找地方住
住哪里?
《华阳国志》中有提过:
“亮居城南田畴”
《元和郡县志》称
“诸葛亮旧居在双流县东北八里,今谓之葛陌”
“广都县南十九里,有诸葛亮宅”
一言以蔽之:
诸葛亮住城南
双流(现天府新区)广都附近
为此
无数文人骚客、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
贵为丞相,居然住在南门乡坝头?
工作在市中心,干嘛住在南门乡坝头?
丞相的房地产选址观
也就成了千古未解之谜
21世纪初
这一谜底终于解开
这个时代,成都开启了
为期十余年的“一路向南”发展运动
“南门乡坝头”幻变为“国际城南”
诸葛亮居住过的广都
已由双流划给高大上的天府新区
地铁一号线在此接驳、中转
除广都外
还有金融城、大源、
新川、麓山等核心居住区
大城南
成为了诸多“外来智者”
——IT男、金融人才、高端白领第一置业地
也就是说
城南是像诸葛亮一样的外来人才
最集中、最愿落户、最想买房的地方
料事如神的孔明
早在一千多年前
就看懂了这片土地的属性
04
陆游与《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公元年
南宋大诗人
46岁的浙江绍兴中年男人
陆游
骑着一头小毛驴来到成都
刚开始
陆游还非常矫情、非常恋家
“客魂迷剑外,归思满江南”
但找了一个崇州妹子当老婆后
他的态度有所转变
“归去自佳留亦乐,梦中何处是家乡”
意思是说
回去当然好,但这里也安逸啊,管他哪里是家乡唷!
不过
自从体验了成都风土人情、万千美食
撩过成都美女(杨氏)后
这个中年男人迎来了第二春
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
无法自拔
甚至产生了“前生定蜀人”的幻觉
(唔不系蓉漂,老子是土著!)
也常有目击者称
陆游常常把“吾蜀”挂在嘴边
8年后
因工作调度,陆游被迫离开成都
在回去的小船上
陆游趴在船尾,眼见渐渐远去的成都城
一哭二闹三上吊
提笔写下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十分扎心
回到老家后,陆游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连写四首怀念成都的诗歌
《怀成都十韵》
《至成都怅然有作》
《初春怀成都》
《雪中怀成都》
反正各种花式怀念蓉城时光
其老婆回忆道
陆游常在“阴天,不开灯的房间”里念叨:
“今岁顿惊丝鬓改,此生难继锦江游”
“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徒诗社尽豪英……即今病卧寒灯里,欲话当时涕已倾”
念着念着就要哭鼻涕
陆游与成都千古绝恋
感动了一千多年后的大导演
——张艺谋
年,张导拍摄了家喻户晓的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故事梗概是:
一个中年男人
来到了成都
撩了一个成都妹子
体验了风土人情后
不想离开……
再后来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被评为全国最优秀的城市广告语之一
05
张咏与西部金融中心
山东菏泽一个叫张咏的凤凰男
前半身摸爬滚打,当上益州知州(成都高官)
已至60岁高龄的他
却没有像同龄人一样退休带孙儿、泡茶馆、跳广场舞
而是废寝忘食、苦心研究
完成了一项
惊天地、泣鬼神的发明
“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
这比西方整整领先年
英国伦敦英格兰银行中央的一个天井里
种着一棵在英国很少见的中国桑树
纪念交子纸张原料桑树叶
当时英国分管金融的皇家爵士艾伦
每每路过这颗桑树
都会感叹:
“Yongzhangisreallyamazing”
(张咏太不可思议了)
交子的发明,促进了蜀地商品经济的繁荣
也衍生了现代银行的祖师爷——交子铺
奠定了成都“擅长搞金融”的城市DNA
年后
年
又有一张纸
在成都首发
这张纸……
它创!造!了!历!史!
这一刻交!子!灵!魂!附!体!
它就是
新中国第一支股票
这张股票是由
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为筹建成都地标蜀都大厦
而对外公开发行
第一张纸币、第一支股票
成都人在金融领域的创造力
两度震惊华尔街
故事还没结束
年8月、川港澳合作周
香港与成都签了亿美元的金融投资嗨生意
同年年底,金融城三期(锦江东面)
成都交易所大厦、新金融中心、现代支付产业园
等规划横空出世
彰显成都大力发展金融的野心
年3月26日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出炉
成都排名猛升4位
成为中西部唯一上榜的城市
年
成都将完成全面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
担纲金融界的西部扛把子
万万没想到
张咏的发明
引发了延续千年的蝴蝶效应
愈演愈烈
06
薛涛与中国文创第三城
杜甫入成都30年后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
papi酱
噢,不对
西安女孩薛涛
也随父入蜀
父亲去世后
薛涛迫于生计,沦落青楼
但她坚持卖艺不卖身
专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在达官贵人喝酒的时候
献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
那年头,颜值与才艺并存的女人不多
薛涛很快就大红大紫
打赏数一骑绝尘
粉丝数更是无敌于成都
中国古代第一文化网红
由此诞生
除了利用直播才艺变现
薛涛也开发了产品周边
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诗人都是一群直男癌
喜欢挥毫洒墨,气势恢宏
故作诗的纸张幅面宽大
作为小女生的薛涛认为
应该有一种精致的、萌萌哒的纸张
她决定亲自动手
从井中汲水,自行制作小型纸张
并将其染为主打女性市场的桃红色
以及主打个性化市场的明黄、深青、铜绿、残云
就像今天手机厂商会推出多种颜色选择一样
这种小型书写纸一经问世
便受到市场的追捧
成为文人雅士中的时尚之物
甚至还被官方大量采购、制作为国札
后来
薛涛还以技术专利入行
发展成一大产业
《方舆胜览》记录到
“薛涛,蜀妓,以造纸为业”
这就是“薛涛笺”
——成都史上第一个面向市场、实现量产的
爆款文创商品
有学者认为
从“第一网红”到“纸笺大卖”
薛涛的故事
证明了在古代
成都就有孵化文创的深厚土壤
以及庞大的、喜纳时尚的文艺类消费市场
年10月
历史再次得到回应
天府文化大数据发布
成都文创产值占GDP5.2%
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成都文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