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年销售35亿元,南太行山下崛起酸辣粉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的河南,不仅有“国人粮仓”“世人餐桌”名片,在“酸辣粉”细分领域也强势出圈。

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全国80%以上酸辣粉是“河南造”,目前河南以酸辣粉为主导的食品企业50多家,已经形成了酸辣粉的原料种植、加工、配料、设备、包装全产业的发展链条,构成百亿级的食品产业。

河南酸辣粉产业发展背后,有哪些驱动要素?河南有哪些酸辣粉重点企业,发展如何?5月31日起,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推出“探秘河南酸辣粉”系列报道,聚焦河南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段伟朵文图

河南省的红薯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特别是南太行丘陵区,其地貌和气候更能发挥红薯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势。

一次在南太行山脚下举办的红薯粉条文化节,令“薯”光乍现。他们率先抢占酸辣粉风口,从0到3.5亿,只用了5年时间。如今,这里建起了以红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计划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的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月天公司)。

年销售3.5亿,

南太行下崛起酸辣粉新势力

“红薯是我国主要杂粮作物之一,相关产业链产品多达30多种。辉县和卫辉的红薯不仅出粉率高,而且口感软糯,品质好!”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孝义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尤其是南太行丘陵地带,土质多为石灰岩红黏土,土壤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宜红薯生长需要,产出的红薯质地坚实,含粉量极高。

“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自主品牌,一类是做代加工,去年年销售额达到了3.5亿,其中,自主品牌销售额近1亿。”王孝义介绍,目前,“华夏九月天”自主品牌和代加工酸辣粉销售遍布全国各个城市,除了主打酸辣粉,产品还涵盖火锅粉、螺蛳粉、拌粉等多个单品。

“我们的目标是做全国最大的酸辣粉代工厂。”王孝义说,合作的代加工企业有小龙坎、李先生、友臣、雨润等,酸辣粉日最高出货量16万箱左右,日平均出货量7万~8万箱。

随着近几年电商模式崛起,九月天公司迅速抓住风口,搭建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其中,线下布局基本实现全国整体布局,线上则重点做拼多多、淘特等平台,目前在上述两平台上公司产品销售量均居首位。

“薯”光乍现,

一个文化节拉动一条产业链

从0到3.5亿,从一碗酸辣粉到百余款单品,九月天只用了5年时间。

年,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前身,辉县市尚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要是做精准扶贫工作,王孝义带领乡亲们利用当地特产,搞起了红薯粉条。

年10月,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在出席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时,受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的启发,回村立刻启动了裴寨村跨境电商项目,力推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家乡原生态的传统纯手工红薯粉条,并策划举办了“中国·太行首届红薯粉条文化节”。

“受文化节的启发,我们不再局限于红薯粉条,于年年底研发了酸辣粉产品。”王孝义对记者说,年,在裴春亮的支持下,王孝义成立九月天公司,致力于发展红薯粉条深加工项目——酸辣粉。当年销售额就达到0多万元,年年销售额达到多万元,到了年年销售额则达到3.5亿元。

目前,九月天公司已经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生产,不仅可以生产酸辣粉所需的红薯粉及相关配料,从纸箱到加热包等辅料也全部实现自主生产。

打造红薯产业集群,

力争实现百亿目标

关于红薯与产业,裴寨村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深知,乡村振兴,产业为先。通过到辉县市太行山区一带和林州市部分乡镇走访,他认为,红薯作物可以发展成大产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裴春亮提出了关于建设河南红薯产业集群的建议。

就红薯产业集群发展,裴春亮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立足红薯主产区,依托科研院所,结合龙头企业,从育种技术、加工工程技术和薯类培训推广三方面入手,建议国家支持河南建设国家级薯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红薯育、繁、加工和推广技术体系,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补链强链。在红薯产地尽快建设规模化红薯淀粉精深加工生产线。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建立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通过金融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让农民从农业提质增效中获得收益,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

打造红薯产业集群,裴寨村也在用行动说话。

经过一年的筹备,占地亩的裴寨产业园已破土动工,年内将完成8座标准厂房建设,承接企业入驻,初步计划可容纳企业30家,力争打造产值个亿的产业集群。产业园的打造,旨在延长、补齐产业链条,实现红薯从育苗、种植、采收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

王孝义介绍,九月天公司在裴寨产业园布局了红薯食品产业园,将配备冷库、加工车间、仓库、员工宿舍等设施,可容纳人就业,纳税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红薯养生产品、红薯战备产品、红薯粗粮产品、红薯保健产品等,通过深挖掘,把浑身是宝的红薯推向更多的百姓餐桌。”

责编:陈玉尧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