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ldquo烦恼rdquo http://www.qingguoa.com/qgjj/6967.htmlHello大家好!
作为一种隆起性病变,
我一直在进化为癌的路上奔跑着……
猜猜我是谁?
……
当当当——答案揭晓!
我叫“胃息肉”,是块多余的“肉”,是……
不是在说你,请不要碰瓷,谢谢!
咱们继续,我是赘生的“肉”。看我的姓,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猜到了什么,没错,我的老家就在胃那个屯。有机会你们要是能看到,在胃粘膜的表面生长着突起来的像乳头状的组织,那就是我没跑了。
我生长得慢,也很擅于隐藏,一般不会轻易暴露自己。很多人类把我养得很大都还无知无觉。当然百密总有一疏,偶尔得意忘形露了端倪,也会被人类察觉。有些人类比较马虎,那我们就能逃过一劫继续生长,而有些比较警觉,则会搬来救兵,常常使我“英年早逝”。
我有很多后代,有喜欢当独狼的,自然也有喜欢群居的(2个以上),对于群居的孩子们,人类还给他们取了一个绰号——“多发性胃息肉”。
这不,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一个曾孙正在一个人类中年女性陈大妈(化名)的胃内,召集了50来号小同伴住一起准备悄悄地搞事情……
大概熊孩子们第一次搞事情没经验,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导致那个人类硬是上腹部反复疼痛了4个月,期间伴随腹部饱胀不适、反复嗳气。于是警觉了的人类,终于还是搬来了救兵。
我是“多发性胃息肉”,事情结束的太突然,我还没长大就被一个姓魏的医生(消化内科魏夫荣主任)给“割了韭菜”……“多肉”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其他山,给我个机会,我还会回来的!
你们问我曾孙被干掉了为啥不伤心?
嘿!我们的生命力可是非常顽强的。你们人类有句话说的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完全就是对我们的最贴切描述。只要那些人类的饮食、生活习惯不改,体内环境不变,给我们有点点机会,我们就可以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繁衍后代”,走向“肉生”的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告诉你们也无妨,其实,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以外,人类的年龄、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时候也可以为我们的“重生”创造条件。你看,这样的我们,有啥可伤心的,不过就是暂时性的退场罢了。
我的家族很大,主要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大分支。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又包括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之前的多发性胃息肉就属于增生性胃息肉这一脉。而肿瘤性息肉呢,他则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三支。总的来说呢,我的家族都是良民,但并不是说不会变坏,即癌变。比如说肿瘤性息肉家的就比非肿瘤性息肉家的孩子容易癌变。而非肿瘤性息肉家呢,家教较严,癌变的概率很低。
看到这,相信你们也发现了,并不是所有的“肉”都能癌变的。我们的癌变几率跟我们的个体的大小、“肉肉”的数量、病理类型等等有关。
也就是说呢,癌变几率会随着我们的个头的增大而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医生看到2cm的我们就直接上手灭了的原因。
同理,我们“群居”的数量越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增加癌变的几率,这个很好理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嘛。这也是前面那个人类魏大夫即使发现那个人类女性身上的“肉”是良民,还是果断地把我50多个子孙收割掉的原因,防微杜渐嘛。
而病理类型嘛,这就需要你们人类医生做活检发现了。假如发现的肿瘤性息肉的家族的,则很大概率会癌变。甚至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加上人类不注意生活细节的话,将有极高的概率“进化”为癌。因此,人类医生对待他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直接干掉毫不犹豫。
看到这里,有些人要说了,没办法彻底干掉我们,又存着隐患,像是埋了个不定时炸弹,太可怕了。
哎呦,老实说,对付我们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胃镜)啦,特别是曾经出现过息肉的人类!此外,那些出现了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呕血、黑便等症状的人类只要引起了警觉,不要拖拖拉拉,及时找来外援,我们就只能呜呼哀哉了。咳咳咳,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哎哎哎,言多必失,溜了溜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