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03/4769453.html1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
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医院专家讲解胃肠息肉
2
胃肠息肉的危害?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
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
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3
息肉具有家族性么?
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家族性,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
如若发现家人有息肉病,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癌变。
4
胃肠息肉的症状
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
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黏液,表现的症状为大便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黏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5
胃肠息肉如何处理?
目前高频电凝切除为内镜治疗息肉中重要又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
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另外还有高频电灼、激光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活检钳除法、分期批摘除法、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等方法。
sdfd
6
胃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一、一般注意事项:
术后需使用止血、补液、营养支持药物,静脉输液。
时间会较长,请患者和家属耐心配合。
禁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期间,为避免出现低血糖晕倒、体位性低血压等状况,下床时要注意3个30秒
/p>
睁眼躺30秒一一床上坐30秒一一床边站30秒:无不适后方可下床。
二、专科病情观察
1、如解大便,请您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量。按医嘱留取标本送检。
2、如有黑便、血便,警惕术后出血,请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前来观察和处理。
3、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也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有少数患者会发生腹部胀痛、肠胀气,多因手术中注入气体过多所致;手术后胃肠穿孔患者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以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4、如有头晕、心慌、饥饿感、出冷汗等不适,警惕低血糖发生,可自备糖果,也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现阶段手术成熟,遵医嘱用药,注意饮食原则,极少出现并发症。
6
胃肠息肉术后饮食原则。
1、禁食时间,视息肉大小决定;饮食需从全流到半流到软食再到普食。
流质食物最好是高营养、无饮食需从全流到半流到软食再到普食。流质食物最好是高营养、无条、馄饨等,少量多餐,每日3~5餐。
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1周内忌粗糙食物。保持术后大便通畅;2周内避免做剧烈运动:如爬山、跑步、仰卧起坐等。
2、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3、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
ertert
7
出院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粘膜增生,引发息肉。
(2)胃息肉患者则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积极治疗慢性腹泻。结肠的慢性炎症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刺激大肠粘膜而引起增生。若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慢性炎症,可降低息肉的复发。
(3)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
(5)坚持定期复查胃肠肠镜,对单发性息肉每1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至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w9rtrt
预防胃肠道息肉“六要”
1.要主动:建议40岁以上的人,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1次胃(肠)镜检查。
2.要根除: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或大或小的息肉,都要设法根除,免去后患。
3.要送病理检查:因为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息肉的良、恶性。
4.要注意胃肠道外的异常:有些种类的息肉常伴有胃肠道的异常,如神经系统肿瘤,骨骼及皮肤软组织肿瘤,乳腺、肺、卵巢肿瘤,牙齿发育异常,嘴唇或皮肤紫纹或色素沉着等。
5.要注意家人:这里指的家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亲人中有被确诊为遗传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6.要复查:
属良性者,根除后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
恶性者,应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者,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
作者:刘群副主任医师
来源:武汉医院消化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