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常遇到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
她们怀着复杂、害怕的心情询问我是否真的要手术。
子宫腔好比一个秘密后花园,里面杂草丛生时,我们要进行清除杂草,保护花园土地,还要对其进行后期的维护。
有时进行宫腔镜下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就好比我们对花园的杂草进行了清理,因为这个后花园还要等待妊娠宝宝的到来。
但并不是所有内膜息肉都需要切除。
因为大部分病例不会引起症状且为良性,甚至可以自行消失。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几乎常规进行手术治疗,医院会在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后建议患者手术切除。
考虑到手术并发症,这绝对不是最佳选择,需要因人而异。
很大一部分内膜息肉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并非都不需要。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常规建议手术治疗有些过于积极,应向患者说明各方面利益及风险,由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手术。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其恶变率较低,尤其在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更是不要随意进行手术。
我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以下情况倾向于宫腔镜手术:
1、彩超提示息肉血供丰富者;
2、绝经后发现的,且以往没有做过病理检查者;
3、35岁以上,长期月经失调者;
4、直径大于1.5厘米,需要生育者;
5、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者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
以下情况可以随访观察:
1、近期做过宫腔镜手术,病理报告为良性,无异常阴道出血,息肉复发者(排除以上情况)。
2、没有长期异常阴道出血,没有B超下息肉附近血液供应丰富的信号提示,没有内膜厚薄不均,没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没有肥胖、糖尿病、月经稀发。
只需要观察即可,每年一次B超。
有27%的息肉,经过一年的观察,可以自然消退。通常而言,25px以下的小息肉容易发生消退,且恶变的机会不大。
因此,25px以下的息肉是可以选择保守观察。
有研究提示,在经过孕激素类的药物治疗后,息肉有更大自然消失的机会,但是需要考虑的是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含激素的避孕环(曼月乐)对降低息肉的发生也有作用,但是仍然是处于研究中。
患者如果在息肉存在下合并有不育,是一个手术切除子宫息肉的指征,术后的妊娠率可以达43~80%。通过手术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术后复发是一个少见的现象,一个国外的研究提示9年的复发率在3.7%,术后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较少。
总之,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后,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息肉大小、是否有恶变的可能、是否影响生育。
如果需要手术,宫腔镜检查并同时切除息肉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手术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