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茵蕊小课堂妇科检查看不懂报告单茵蕊带你解 [复制链接]

1#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体检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医院做妇科检查,当体检结果出来,反正看不懂,随手一扔。或者那些陌生的词语,××炎症、××增生……让你心惊肉跳,不知距离可怕的字眼“癌症”到底有多远?

今天小编给大家解读下妇科疾病需要做的一些检查,以及如何看懂这些检查单,炎症、细胞异常、囊肿、肌瘤……到底可怕不可怕?快来看看吧。

常规妇科检查都查些什么?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能发现多种妇科疾病,如: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脱垂、生殖器先天畸形等。可是,妇科检查究竟怎么查?

白带性状自查

正常的白带应该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略带腥味或无味,量少。如果白带无原因地增多,或伴有颜色、质地、气味的改变,就应该提高警惕。不同的白带性状改变,提示不同的阴道炎,一般来讲:

医生还可取阴道分泌物送往实验室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判断阴道清洁度,以及是否有滴虫、念珠菌、淋菌等病菌感染。

茵蕊小贴士

1.出现白带异常,尿频、尿急,私处瘙痒、不适等症状。可做女性妇科内诊、白带常规、尿常规、阴道BV检测等检查项目。2.如果出现月经推迟一周以上,伴有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状,可做早早孕检测(HCG)、阴道BV检测、尿常规等检查项目。

白带常规化验单解读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白带常规的检查一般包括pH值、清洁度、霉菌与滴虫、胺试验、线索细胞5项:

01

pH值

pH值是指阴道的酸碱度,由于乳酸菌的存在,女性阴道酸碱值的正常范围是3.8~4.5,为酸性环境。如果弱酸平衡被打破,pH值升高,容易导致妇科疾病。也就是说,如果pH值结果较高,可能预示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如: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白带pH值可大于5~6。

02

清洁度

通过白带清洁度可以判断阴道的清洁度,是检测阴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其可以分为4度。

Ⅰ度:镜下以阴道杆菌为主,可见大量上皮细胞,无杂菌、白细胞,属正常;Ⅱ度:有部分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及杂菌,也属正常;Ⅲ度:有少量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杂菌及白细胞较多,提示阴道炎症;Ⅳ度:无阴道杆菌,少皮细胞较少,有大量白细胞及杂菌,提示阴道炎症较重。如果清洁度为Ⅲ度或Ⅳ度,可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降低女性怀孕几率。

03

霉菌与滴虫

主要针对霉菌或滴虫性阴道炎,如果报告单显示“+”或“阳性”,说明存在霉菌或滴虫感染,但不能说明感染的严重程度。

04

胺试验

胺试验,是检测白带是否有胺挥发,如果结果为阳性,说明存在细菌性阴道疾病,患者的白带一般有鱼腥味。

05

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是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受加特纳菌或小杆菌感染,细胞形态发生边缘不整齐、粗糙、透明度不高等改变而形成的。其是细菌性阴道疾病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可判断细菌性阴道炎。

此外,医院的检查还会有支原体、衣原体、杆菌等的检测,如果结果为阳性,说明存在相应的病菌感染。

①若存在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下腹肿块、下腹疼痛、闭经等症状,应及时接受妇科检查,找出病因并积极治疗。②未婚女性也可进行妇科检查,但不适合经阴道检查。③孕妇也可以进行妇科检查,一般不会导致流产。相反,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如果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出血、腹痛等,若不能及时找出病因并治疗,反而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造成感染甚至流产。④常规妇检建议在月经结束后3~7天内进行,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避免用药,检查当天衣着方便,检查前排空大小便,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B超检查

超声检查主要通过体积、形态、宫壁回声等来判断子宫、盆腔、卵巢等肉眼检查不到的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如:积液、占位、囊肿、肿瘤、多囊卵巢等。

B超上的图片,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难懂,所以我们只需要看下边的字。

子宫肌瘤

B超单上会写有宫体增大,形态较规则,出现均匀回声光团之类的话。比如5*6CM大小,这就意味着子宫上有一个5厘米*6厘米大小的肌瘤。如图所示,说明此人的子宫上,有一个鹅蛋大小的子宫肌瘤。

“纳囊”是咋回事?

拿到体检单,看到上面写有“纳囊”,是不是被吓了一跳?面部皮肤有腺体分泌皮脂,宫颈也有腺体会分泌黏液。如果面部的皮脂腺堵塞,在细菌的作用下脸上就会长“青春痘”。而宫颈的腺体一旦堵塞,就会形成一个“水泡”样的囊肿,这就是纳囊。

它可能自行消退,也可能好了又继续长。既然纳囊跟青春痘差不多,也就知道了它对身体基本没有危害,只是让你的宫颈不那么光滑好看。所以纳囊通常无需治疗,只需注意外阴清洁,医院检查就可以了。有症状者需要治疗:一旦发现纳囊生长迅速或反复感染,甚至形成了脓肿,或你感觉有局部坠胀感或性交不适等,医院进行治疗。

子宫“异常回声”要紧吗?

体检报告单上一旦出现“异常”两字,估计你要被吓得不轻。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有异常回声,可能只是因为发现了子宫肌瘤,而约有30%的女性会长子宫肌瘤。虽然也是“瘤”,却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恶变率只有约1%,所以不必害怕。

子宫肌瘤的生长跟雌激素关系密切,所以当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停止分泌,肌瘤就可能停止生长甚至萎缩。终生都没发觉子宫里长肌瘤的,大约有2/3的人与子宫肌瘤能“和平相处”。因此,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你完全不用搭理它,只需做定期复查。只有当出现症状时,才需要治疗。

子宫肌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周期不规则,因为肌瘤会使子宫体积增大、充血,宫腔扩大,内膜面积也增加,促使月经增多或不规则。是否手术视肌瘤大小和症状而定:子宫超过10周(与妊娠月份比照),又有明显的出血和压迫症状,应手术切除子宫。若肌瘤小于10周,或者症状也不严重,可暂不手术。但要半年或一年查一次即可。

盆腔积液

不少女性在妇科检查时,发现B超单提示盆腔少量积液,就自动联想到盆腔炎,拿到报告单后惴惴不安。

其实,盆腔、腹腔里的器官本来就会分泌一些液体,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是正常的生理表现。

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3cm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下面这种情况,就千万要警惕是盆腔炎,要及时就医:B超显示积液量较多、范围较大(盆腔积液超过3cm);伴有单侧或双侧腹痛、腰骶部疼痛、腰酸下坠、胀痛等。

阴道镜——宫颈检查

01

息肉、囊肿

通过阴道镜,可以直接肉眼看到宫颈有无息肉和囊肿等病变。如下图,就是宫颈纳氏囊肿,表现为宫颈肿大。

02

宫颈糜烂

另外,如果观察到宫颈有糜烂样改变,很多医生就会通过染色来确认有没有癌变。

很多女性一听到“糜烂”就忧心忡忡,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炎症,是女性体内雌激素影响在宫颈上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轻度的宫颈糜烂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疗,当中度或重度糜烂时,就说明合并感染,这时会伴有白带增多,白带性状的变化,甚至出现脓性、血性白带,接触性出血(即性交出血)等,可以表现为急、慢性宫颈炎,应该及时去看医生,进行治疗。

如下图,宫颈中央部位不能上色,说明该处出现子宫糜烂样病变。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会建议做HPV筛查和宫颈细胞涂片。

HPV检查

HPV检查是把锥形小头的刷子伸到宫颈口,在宫颈表面进行旋转,刷取宫颈脱落的分泌物进行HPV病*检测,用于判断受检者是否受到HPV病*感染及感染的类型。

HPV检查能及时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需联合宫颈刮片结果来判断,宫颈刮片检查结果呈现模棱两可时,HPV检查提示阴性,可以排除恶性疾病的可能性。宫颈刮片和HPV检查呈现阴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说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极低。若呈现阳性说明发生感染,一般情况下当身体感染HPV后,能通过强大的免疫系统自动去除。检查的主要意义是看看有没有感染病*,在携带病*期间要多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避免发展成癌变。若同一种亚型的HPV感染超过两年以上,需引起重视。

所有宫颈癌的患者,宫颈都能查出HPV病*,所以,筛查HPV就成了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HPV检查单解析

如图所示,HPV有很多种,旁边出现黑点的,说明查到了此类病*的感染。

若发现感染HPV6、11、42、43、44等低危型,可能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等;若感染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高危型,尤其是HPV16和HPV18,可引起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甚至宫颈癌,需格外警惕。若检查结果不属于上述范围,说明正常。

TCT检查

TCT检查也是用尖尖的小毛刷在宫颈表面旋转,刷取宫颈的脱落细胞,但随后做的是“宫颈表面脱落细胞活检”,用于判断受检者宫颈是否存在病变。有资料显示,其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达95%以上。

TCT检查是先进的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主要针对于宫颈病变,能筛查出早期宫颈癌。

当检查报告上显示意义不明确时,说明宫颈细胞出现轻微变化,只不过还没有达到低度恶变的程度。显示不排除上皮内高度病变时,说明可能是癌前病变,但这个检查结果还不足以确诊,需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有必要时需取活检做明确诊断。

显示低度上皮内病变,说明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发现可疑的癌前病变细胞,但并不是癌细胞。

显示高度上皮内病变,这是中重度的不典型增生,相当于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的可能性极高。

如果宫颈癌到了晚期,一般的阴道镜都能看到。所以,如果HPV检查阳性,就会做宫颈细胞的检查,来判断宫颈是否癌变。

宫颈无言,为爱发声,茵蕊粉丝带在行动。为让更多女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