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内窥镜室在上级专家指导下采用粘膜下注射水垫的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成功切除2例1厘米左右大小的较大肠道息肉,切口干净无残留,无出血,无肌层损伤,术后患者反应良好,日前患者已顺利出院,该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历史上的一项空白。
肠息肉小知识
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分布于结直肠的各个部位,有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见,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
肠息肉大多并无症状,有的表现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一旦便血一定要做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多数息肉是因腹泻、便秘等症状就诊查肠镜检查时附带被发现。
肠镜是最主要的息肉检出手段,但也容易漏诊,漏检率达到20%~30%,采用无痛肠镜、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肠镜检查时仔细退镜仔细观察大于6~8分钟能减少漏检率,一次肠镜检查不代表没有息肉,需要定期复查。
息肉生长缓慢,但长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转变为结肠恶性肿瘤,特别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前期病变,因此,一旦被检出息肉医生会告知你最好择期在肠镜下切除息肉。
签发
杨志平
审核
叶奇勋
图文
查斌茂
编辑
邓叶鹏
扫一扫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