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pf.39.net/bdfyy/zjdy/171112/5837776.html说到肠息肉,现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除了常见的肠道炎症外,肠道里还特别容易长息肉。主要是因为肠道是储存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杂质,这些不好的东西会刺激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所以有便秘,肠炎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肠息肉,这是因为粪便在体内滞留太久所致。那肠息肉出现后,有什么症状呢?
一旦上厕所有这3个信号,说明肠息肉来了
1、大便次数增多
肠息肉的情况,可以出现刺激性腹泻,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当着凉,还有饮食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腹泻加重。
2、大便带血
有些人在大便的时候表面还带血,大多都是鲜红色,最主要也就是肠子长息肉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出现的黏液血便。如果自己在上大便的时候有血出现,但是并不疼的话,最主要就是因为息肉出血量比较少,症状也比较轻微。但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并且大便带血比较多,就属于情况严重的。
3、便秘腹痛
大的肠息肉甚至会堵塞肠腔,引起大便排出困难,大便变形,而且肠息肉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
以上3个问题你都有,那真的需要重视肠道健康了,大便出现可不仅仅是因为痔疮,也有可能是因为肠息肉。不同于肠癌的是,肠息肉很少会引起腹痛和消瘦,但是肠息肉却有可能转换为大肠癌。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三件事是肠癌“加速器”,劝你不要再做:
1、久坐
长时间静坐,缺乏运动,对于肠道来说,十分不利。一方面,久坐,导致肠蠕动减弱,肠道代谢产物,易在肠内滞留,久而久之,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损害肠道健康。另一方面,长期久坐,机体免疫力降低,可导致内脏调节神经功能降低,对胃肠道的调节失常,使肠壁蠕动减慢,危害肠道健康。所以,保护肠道,一定要改掉久坐的习惯。
2、口味重
很多人的肠癌是“吃出来”的,导致病从口入。舌尖上最诱人的味道,多是咸、辣、酸、麻,烹饪方式多是煎、炒、熏、烤。长期吃重口味的食物,也是导致肠癌高发的一个原因之一。这类食物,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增加肠癌风险。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对于肠道来说,十分重要。
3、多肉少素
肉类吃的多,蔬菜吃的少,也是现代人肠癌高发的诱因之一。研究显示,日食克红肉,患肠癌风险增加17%,进食30克加工肉类,患肠癌风险增加10%。还有研究指出,每日食五份蔬果,患癌风险降20%。所以,生活中,要注意,荤素搭配,切莫贪食肉类。
预防肠癌,养护肠道,谨记3句话
1、多吃高纤维食物
一般的水果都容易消化,有助于增强肠道的消化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相当于减轻了肠道的负担,保养了肠道。同时,高纤维的食物则能加快肠道的蠕动,加速肠道吸收消化,同时减少了肠道细菌的停留时间。
还可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芜菁、糙米、燕麦、苦荞麦、姬松茸、猴头菇、灰树花等食材,混合搭配,按照同样的食材比例搭配,一起打磨成猴菇芜菁粉,用开水冲调食用,根据口感可加入冰糖和蜂蜜。
猴菇芜菁粉含有优质的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持水性,有较大的吸水性,可以增加人体排便体积和速度,减轻直肠压力和泌尿系统压力。此外,芜菁、姬松茸、猴头菇、灰树花等食材都富含皂甙、亚油酸、多糖、生物类*酮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朋凋亡,从而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
2、让肠道休息
肠道跟人一样,也是需要休息的。当然,这里的休息不是指停止进食让肠道不进行消化活动,如果这么做了也是不利于肠道健康的。这里的休息,指的是减轻肠道的消化负担,不要暴饮暴食,吃太多,少吃多餐。
3、适量运动
运动可促进代谢,体内维生素A、C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清除过多自由基,保护免疫系统。此外,4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肠癌的概率会明显增大。建议每年进行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