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肠问题胃息肉上篇 [复制链接]

1#


  息肉是指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生长在胃内的息肉称之为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绝大部分胃息肉是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医院内镜科刘洪明主任)

1胃息肉患者有哪些症状表现?


  1.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2.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时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是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血压减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


  3.腹痛: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由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


  4.上腹部不适:表现隐痛腹胀等等。

2胃息肉产生有哪些原因?


  医生提醒,引起胃息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期服用大量非甾体类消炎药,爱喝酒、吃肉,食用过热或过冷及过于粗糙的食物,有胃癌家族史、慢性炎症、便秘、吸烟、长期饮浓茶、心力衰竭、免疫因素等都是它的病因。

3胃息肉会带来哪些危害?


  胃息肉根据其病理可分两种,

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

另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胃息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胃息肉逐渐长大后,患者就会感到胃部时常出现无规律性的隐痛、刺痛、阵痛或绞痛等疼痛症状,令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不适。同时影响到消化功能,导致营养不良。

二是如果对于胃息肉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息肉还可能会发生恶性病变,不仅会出现胃溃疡、胃穿孔、糜烂性胃炎等胃肠疾病,而且还可能会发生癌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4发现胃息肉怎么办?

 临床上大多数医生主张发现息肉不管大小、多少,都应切除,除了息肉不断长大会引起上述一系列胃肠不适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担心其癌变。若一时不愿手术,一定要定期胃镜复查。其实现在摘除方法十分简单,体表没有任何切口,就在胃镜下即可摘除。摘除后作个病理检查,确诊是何种息肉,有无癌变。此外,息肉可复发,最好术后还是要定期复查。此病有家族性,家庭其他成员有症状也最好作胃镜检查。

特别提醒:对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变率更高,发现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5胃息肉切除后应该怎样护理?

胃息肉切除后,如果生活习惯不改变,是会复发的。所以相关人群平时要做好预防,如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要太过精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粗纤维的食物,减少腌制、辛辣食品的摄入,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温馨提示


  由于息肉隐蔽性很高,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条件的可以每年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排除隐患。一旦发现有癌变风险的胃息肉,及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出现腹部不适、恶心、黑便时,医院进行胃镜检查。

图片、视频及资料均转自网络,仅宣教用,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