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人无比纠结的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复制链接]

1#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最新数据显示

消化系统癌瘤中

大肠癌稳居第一位

发病年龄也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

专家指出

大约80-95%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

可以说大肠腺瘤是造成大肠癌的罪魁祸首

受访专家

广医二院胃肠外科主任洪楚原

肠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洪楚原介绍,大肠腺瘤是结直肠息肉中的一种,也叫腺瘤性息肉或肿瘤性息肉。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通俗说,就是在大肠的内腔粘膜表面多出来的一块肉。

它可发生于结直肠的各个部位,尤以左半结肠和直肠较为多发。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见,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近年数据显示,在年轻人当中检出率也在10%以上。

虽然腺瘤(息肉)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研究认为,至少80%—95%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大肠腺瘤像一颗种子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为大肠癌的几率会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癌变的几率与腺瘤的大小、数目有关:

直径越大,数目越多,癌变的几率就随之增加。

小小的腺瘤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放任其不管,会出很大的问题,只要时间足够,可以说,%会变成肠癌。

它的生长极其缓慢,英国有个科学家,在自己身上观察肠息肉到癌变需要多长时间,最后发现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10年,甚至更长。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并消灭它。”

洪楚原说,

“所以,得肠癌真的是很冤。”

肠镜是直接的筛查手段

如何早期发现肠息肉呢?洪楚原称,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45岁前做个肠镜而已。以下人群患上息肉的概率很高,符合条件的人们一定要注意了——

1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和免疫功能的下降,发生肠道腺瘤的风险较年轻人也大幅度提高。

2

肠癌家族史

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3

不良生活习惯者

喜欢久坐,不爱运动,高热量饮食的人都在这个范围里;年轻人患肠癌者,大多有这些习惯。

4

长期肠道不适者

常常腹痛、腹胀、便秘、腹泻一定尤其注意。

洪楚原提醒,大肠癌是隐匿的杀手,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长了腺瘤,却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出现便血、腹痛、黑便、消瘦、腹部包块时,往往已经是进展期肠癌了,所以要特别警惕!

重点提醒:复查!复查!复查!

洪楚原表示,筛查也非常简单,在50岁前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可以提前5年,甚至10年;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并遵医嘱定期复查。息肉的治疗也很简单,甚至不需要住院;往往在镜下就能治疗。

洪楚原提醒,很多人做了一次肠镜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但其实真相是:要复诊!要复诊!要复诊!

首先,一次肠镜没有发现息肉的,可以3-5年后再做一次,因为诸多因素,或许太小没发现,所以需要再次做肠镜;

第二,对于第一次查出低中风险息肉的,切除术后要定下复查时间,建议每年查一次。

专家介绍

洪楚原

硕士研究生导师、普通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胃肠外科专业近三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胃肠肿瘤、甲状腺、痔瘘及腹外疝等微创手术治疗。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有丰富的治疗心得体会。曾到美国学习微创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并加以改良,在国内推广应用取得满意的疗效。潜心研究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的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独具心得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63.html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很多女性都会关心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影响怀孕。子宫内膜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们可以把子宫内膜想象成土地,受精卵相当于种子,那么息肉就相当于杂草了!土地上长了杂草就可能干扰种子生长发育,当然要捉急!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但是我们也不要太担心!

1、为什么感觉身边很多人都有息肉?和遗传有关吗?

子宫内膜息肉,简单来讲,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造成的,数量可单可多,直径可大可小,可分无蒂或有蒂,发病率约在7.8%~34.9%之间。AAGL指南指出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肥胖和他莫昔芬的使用。

好了,和遗传没啥关系。七大姑八大姨都有的情况,可能只是碰巧。

2、内膜息肉和雌激素有关系吗?

请看下图:

有!甚至有的人会经历快来月经的时候去做B超,发现较小的“息肉”,其实可能是增厚的子宫内膜,月经刚干净的时候去复查B超,就没了。因为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的影响,每个月规律脱落一次,就造成了每个月来一次的姨妈。

Peng等人对53例绝经前妇女的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和息肉周围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比正常内膜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高。另外,Gul等对25例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和2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发现,绝经后妇女息肉腺体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比基质中的要高很多。

3、长了息肉,会有哪些表现?

小于1cm的息肉,基本上没啥感觉,做体检的时候才被发现,等慢慢长大了,它就开始作妖了……比如月经失调、月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围排卵期出血……

4、长了息肉会不会影响怀孕?

子宫内膜息肉为突入宫腔内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使宫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胚胎的着床。有文献报道,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4.89%,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的风险增加,在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不孕症患者的妊娠孕率可以提高到35%~35%。

5、息肉会不会恶变?

子宫内膜息肉要变坏,也不容易,通常发生率为0%~12.9%,且取决于研究人群。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绝经前妇女息肉恶变风险似乎很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阴道流血常预示恶变的可能性。

6、息肉会不会自愈?

子宫内膜息肉自然消退率高达25%,并且与长度大于1cm息肉相比,较小的息肉更容易自发消退。

7、哪些情况需要做手术?

有临床症状,如不规则阴道流血;

有出血的绝经后息肉,需要警惕恶变问题,应积极治疗;

不孕症女性切除息肉,可提高自然受孕能力;

试管婴儿前切除息肉,有助于试管婴儿成功率。

目前,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安全性高,但不推荐盲目刮宫。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

8、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能不能吃*体酮?

使用孕激素造成激素撤退性内膜剥脱和使用宫内孕激素缓释环来治疗内膜息肉的方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AAGL指南提出:药物治疗对息肉的作用有限,不推荐药物治疗息肉。对于又大又有症状的息肉而言,宫腔镜切除手术仍然是*金标准。

9、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为什么会复发?

术后总体的复发率约2.5%~3.7%,主要是由于息肉生成的病因没有去处,其次是息肉根部没有切干净。

10、如果复发该如何治疗?

如果没有造成阴道流血,没有影响怀孕,可以不处理,更没有必要反复手术。

宫腔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够直视子宫内膜生理、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被视为诊断内膜病变的金标准。其优点有:①直视宫腔,可明确息肉大小、数目、位置等;②漏诊率低,可同时探查息肉根部及息肉周围内膜情况;③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的吻合率较高。但宫腔镜为有创性操作,有子宫穿孔、大出血等风险。且术中的疼痛增加了心脑血管反应,尤其年龄大且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宫腔镜应用。

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

如何治疗

01期待治疗

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来源于成熟子宫内膜,可随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发生周期性变化,尤其是直径<1.0cm的息肉,月经来潮时可部分或全部自行脱落。

02刮宫术

传统的刮宫术是在盲视下操作,是既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方式,但刮匙不易刮及宫底及双侧宫角部,可能遗漏1/3~1/4的宫腔面积,残留率可高达20%~25%。刮宫术容易损伤子宫内膜,易导致术后感染、宫腔粘连、不孕等。

03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

可在直视下自蒂部去除息肉,对正常内膜损伤小,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宫腔镜操作不会对卵巢生理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3.1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

宫腔镜定位后再行息肉钳夹、摘除,因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段而广被使用,但术中难以去除内息肉根部,原本增生活跃的部位易再次过度增殖,形术后复发率高,复发间隔时间短。

3.2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

在宫腔镜直视下彻底切除息肉,预防息肉原位复发,同时对息肉周围异常内膜活检,进一步判断内膜病变的性质及范围,相关研究也证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且复发后仍可重复手术。

3.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

包括子宫内膜电切术、子宫内膜汽化电切术、子宫内膜电凝术。子宫内膜电切术即切除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和肌层的2~3mm。汽化电极与切割、凝固电极相比,不仅能切除较大息肉,同时可避免术中多次中断,组织汽化深度可达3~4mm,汽化面周围组织的凝固范围1~3mm,对于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内膜变薄者不宜使用。子宫内膜电凝术即用滚球电极电凝并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绝经后及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直径>1cm,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对有相应症状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对于年龄较大、有明显月经改变、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围绝经期女性,术中切除息肉同时行全层内膜切除术,既可完整切除息肉和周围可疑内膜,又保留了盆腔正常解剖结构。

声明:文章原创转自HAOYISHENG,本文重在医学知识普及,不求任何经济效益,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