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国屯堡文化之乡成为平坝新名片
TUhjnbcbe - 2020/6/12 10:26:00

“中国屯堡文化之乡”成为平坝新“名片”


5月22日,平坝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平坝县天龙镇被命名为“中国屯堡文化研究基地”。 “屯堡文化”是600多年前明朝在贵州腹地“屯田戍边”遗留下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明洪武年间,三十万征南大*入黔,战事平息后奉命屯田戍边,由此繁衍生息,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被称为“屯堡人”,至今仍延续着鲜明的*旅屯耕遗风,传承着明朝江淮的汉族古老文明,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在平坝县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屯堡建筑、地戏、花灯及明代江南汉族服饰、习俗、语音、歌谣等,被众多学者、专家誉为“大明遗风”。平坝保留了屯堡文化丰富的历史遗存,各类屯堡文化类型齐全,在黔中屯堡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天龙镇则是屯堡文化各种类型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 屯堡文化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后在平坝召开过两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三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先后出版有《六百年屯堡》、《最后的屯堡》、《屯堡文化研究》、《安顺地戏论文集》等10余部学术专著;另发表有屯堡文化研究论文100余篇。举办大型屯堡文化节6次,屯堡山歌大赛100余次,屯堡服饰展演60余次,屯堡*傩(地戏)表演赛80余次,屯堡花灯调演12次。 今年,神奇的屯堡文化又一次吸引专家的目光,吸引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50年,历任主席为郭沫若、周扬等,现任主席为冯骥才。2003年起,中国民协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抢救,目标是在全国设立100个民间文艺之乡,保护、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国民间文艺文化,目前,已在全国20个省(区)命名了多个文艺(文化)之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叶舒宪认为,贵州平坝素以屯堡文化而著称于世——将明代以来自江南传播而来的文化风貌较完整地保存至今,在全国独具特色,构成极富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屯堡文化整体。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健民说:“屯堡文化底蕴深厚,全面系统地包容*事、经济、文化、教育和宗教等明朝江淮文化汉族的作风,并传承至今,绵延不息。” 这张靓丽的名片,将成为平坝对外宣传和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平坝县计划在5年内举办屯堡文化节5次,召开全国性屯兵文化论坛2次,开发屯堡文化旅游点5个。充分利用屯堡文化的独特优势,打造本县旅游文化产业,推动本县经济社会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屯堡文化之乡成为平坝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