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新手妈妈都有过宝宝发烧时手足无措的经历,可乐妈也一样,从一开始的慌乱,到现在能够沉着应对宝宝发烧,全亏了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相结合,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清楚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对症护理才能事半功倍!
1.感冒引起的发烧
感冒引起的发烧是由于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受到外界病*的感染,比如常见的流感病*,这种发烧通常会伴随着咳嗽、流鼻涕,以及扁桃体发炎。
2.炎症引发发烧
大部分宝宝都有一个爱吃手的阶段,但手上往往沾染了很多细菌,比如玩具上的,或者衣物上的,这些细菌进入宝宝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发烧。
3.积食引发的发烧
积食是很多妈妈会忽略甚至完全不了解的问题,但积食带给宝宝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积食除了会导致宝宝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更严重的就是发高烧。所以妈妈们平时不可因为溺爱宝宝,而将什么吃的都塞给宝宝,宝宝肠胃还未发育完善,很容易导致积食。平常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多按摩腹部,也可以预防积食。
4.长牙引起的发烧
长牙是宝宝必经的成长阶段,很多宝宝长牙时都会出现持续低烧的症状,那是因为牙齿的萌出需要消耗宝宝大量的“体力”,而有的宝宝力量不够导致牙齿无法顺利萌出引发牙龈发炎,导致了发烧。可乐妈建议大家可以给宝宝喝一点*参水,但是不可以喝多,一周一次就够了,可以帮助宝宝顺利长牙哦!
5.惊吓引起的发烧
不要觉得惊吓引起发烧是迷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宝宝受到惊吓,会造成大脑神经的紧张,导致身体细胞出现了部分的死亡,这时候宝宝体内的白细胞就会增多,类似于体内出现了炎症,表现出来就是发烧。针对惊吓引起的发烧,可乐妈建议要给宝宝更多的耐心和鼓励,让宝宝重新拥有安全感。
以上就是宝宝常见的发烧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妈妈们应该有所区别的应对。那么宝宝在发烧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1.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全家人心急如焚,医院,但这个做法其实不对的。宝宝发烧其实还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呢,而直接服药反而会令宝宝产生耐药性,削弱宝宝正在不断发育的免疫系统的能力。
宝宝发烧如果温度不超过38℃,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用温水浸湿毛巾后,折叠成方块敷在宝宝的额头,每2分钟换一次,并且不断的擦拭宝宝的手心、脚心、腋下,以及大腿根处,直到宝宝体温降下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冰冷,说明体温还会继续上升,这时不可给宝宝擦拭手脚,以免宝宝手脚过冷引发寒颤。反之如果手脚发热,说明体温到顶峰,这时物理降温是最有效的。
给宝宝物理降温还可以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婴幼儿退热贴,但可乐妈建议最好还是结合手脚擦拭来使用,这样宝宝也能尽快变舒服些!
2.药物降温
当宝宝持续高烧,反复高烧,体温超过38.5℃时,就有必要遵照医嘱服用一些消炎退烧药。婴幼儿常用的退烧药是布洛芬混悬液以及泰诺林。布洛芬混悬液的效果很快,服用下几乎10分钟就能明显感觉宝宝体温降下来,每6-8小时服用一次,并且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而泰诺林每隔4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5次。
小可乐发烧的时候,我通常都是选择用布洛芬混悬液,效果比较快,布洛芬需要冷藏储存,妈妈们可以在冰箱里备点。
宝宝在吃完退烧药后,妈妈们依然不能懈怠,还需要随时检测宝宝的体温,直到宝宝完全康复。
不少宝宝对吃药十分抗拒,所以可乐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塞肛门的退烧药,叫做小儿退热栓,实体药店就有。小儿退热栓直接塞到宝宝的肛门里面,4-6小时用一次,效果会慢一些,但也算很方便了。在塞退热栓时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引起宝宝不适。
宝宝发烧是一个磨人的过程,妈妈们一定要给宝宝更多的耐心和陪伴,帮助宝宝战胜发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