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窑洞对”的困惑
1945年9月,毛泽东在书面回答路透社甘贝尔第10问说:“‘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府直至中央*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以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因为“这个毛泽东答路透社甘贝尔问,虽然不是在延安窑洞做的,但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即住窑洞时期的思想,和人们普遍称为‘窑洞对’即毛泽东与*炎培在延安窑洞的一次谈话,在时间上,仅相距两个多月:一个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个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这两篇东西,在内容上,也是相同或相通的,即它们都讲到或讲的是中国共产*‘建设自由民主新中国’的治国或建国方针,并且毛泽东答甘贝尔问比被称为‘窑洞对’的毛泽东和*炎培谈话内容更丰富”,阎长贵先生把这个毛泽东答路透社甘贝尔问称为“一篇更重要更全娴?/SPAN
‘窑洞对’”。(2008年《炎*春秋》第10期)看罢这一“窑洞对”后,我除感到震惊外,又有三点困惑。在毛泽东著作中,谈到民主的地方很多,也有谈到欧美国家民主制度的。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重要著作中说:“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
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策的新三民主主义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在今天,在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民主气息,已经转变或即将转变为资产阶级的血腥的专*了。”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这部重要著作中,毛泽东又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骂我们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外国反动派,就是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人们。他们衽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人民的一个阶级的独裁制度,一个阶级的极权主义。”“蒋介石的反革命独裁,就是从这些反动家伙学来的。”不难看出,从1945年向前退5年,或者向后去4年,毛泽东对欧美国家的民主制度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为何偏偏在1945年基本持赞成态度呢?据阎长贵先生说,在当时,毛泽东这个书面答路透社问是上了中国共产*主办的《新华》、《解放》的重要位置的(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新华》在第二版头条刊登这篇答问,标题是:《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
中国需要和平建国》;10天后,即在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八日,《解放》的头版头条以“本报重庆讯”的名义,用同样的标题全文转载这篇答问),且哈尔滨东北书店1948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也收录了这篇答问。那么,如此重要的文章,为何后来没有收入《毛泽东选集》呢?是毛泽东本人反对将此收入《选集》呢,还是有其他人反对?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在1949年之后,毛泽东还常常谈及民主,强调民主,那种认为毛泽东在建国之后不要民主了的说法,是显然不符合事实的。在毛泽东看来,*和国家领导人都是选举产生的,这就是民主,允许民主*派存在,这就是民主,搞文化大革命就是发扬大民主,怎么能说他不要民主了呢?只是这时所搞的民主,与1945年9月答问时所说的民主不一样罢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毛泽东抛弃了“窑洞对”中所说的民主,而搞了另一种民主呢?
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汪强
(2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