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火锅吧,它比火锅简便,吃过拌菜吧,它比拌菜刺激,吃过串串吧,它比串串诱人。它是什么?就是成都的特色美食,冒菜!
初来成都的人,刚听到"冒菜"二字时或许会联想到某一个具体的菜品形态,长的圆的?*的绿的?当你走在街头时,如果一阵浓郁的香辣气息忽然向你扑来,那你循着这香辣味找过去,定会看到一口大号汤锅架在火炉上。
一口大汤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几个装满了蔬菜、底尖口大的长把竹篓浸在锅里,一股浓郁的香味飘散开。摊主将装满各种菜的竹篓放进沸锅里浸煮,其间还不时地提着竹篓在汤汁里一提一放,一直到菜"冒"熟时,才提起竹篓把菜和一些汤汁倒进碗里,再拌以佐料,食客可当场食用或打包。
在四川地区流传着一句话:“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这句话,初次听到会觉得有些“无厘头”,但细细品味,它不仅道出了火锅与冒菜的关系,也呈现了独处与欢聚的反差。
与火锅不同、原料没有全部放入锅煮,而是用竹漏分别装,形态以冒头出来的为多,故把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热菜叫做冒菜。
同是街头小吃,有人只能推着小推车,与城管频频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有人开了小店,投了血本,但是摆脱不了"脏乱差"的局面,门前冷落鞍马稀。火锅也在快餐化,突破性技术,餐饮业颠覆性革新。新的市场蓄势崛起,绝不能错过的冒菜!
冒菜是火锅与麻辣烫的变种,既继承了火锅的"麻辣鲜香",又打上了"快餐"的标签,投入小、门槛低、收效快,近年来逐渐从四川风靡于大江南北。
冒菜基本上还是在继承重庆火锅的味道,只不过,在不断的演绎当中,冒菜也逐渐形成了某些自身的特点。两者在口味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火锅侧重于味厚油重,而冒菜则显得要清淡一些。
在红汤的基础上,冒菜大体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近似于火锅风味,另一类则在口味上朝着卤水的方向演变。应该说这两种口味的冒菜都各有千秋,并且都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冒菜和火锅两者在捌烫原料上几乎没什么差别,从猪肉到海鲜,再到各种蔬素食原料,都可以下锅烫食,只不过冒菜早已打上了平民烙印,它走的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路子,所以,价格昂贵的原料,都不适合用来做冒菜。另外,由于冒菜一般都是小店经营,既没有太多的冷藏保鲜设备用于存放原料,也没有配刀工精湛的厨师来切配,所以像腰片、胎花之类的原料也不适合做冒菜。
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冒菜原料只有毛肚、*喉、鸭肠、木耳、鸭血、魔芋、火锅粉、凉粉、藕片、青笋、花菜、蘑菇、海白菜等十余种。把这些原料改刀成小块或小片?用水泡着摆出来,让客人按自己的喜好点菜,随后由店里的人手抓原料放人竹篓,再转,汤锅,待上下提捞几次冒一分钟后,再倒,盛有配料的碗料当中,一份冒菜就算是做好了。
岁月消逝,冒菜烹饪之法从蜀宫中流入民间,至今已成一道雅俗共赏的大众美食。汤料以数十种名贵香料和畜禽精华为原料,辅以川内上等调味品,加入现代工艺制作而成,形成了麻不剌喉、辣不上火、滋补营养、色泽鲜亮、口感醇厚、一年四季老少皆宜的正宗川派美食!
辣而温暖是吃冒菜的最大感受,在寒冷的冬天,只要吃几碗热辣辣的口菜,就能从胃肠暖到全身几,而在炎热的夏天那碗胃菜,不但能让你吃得汗流汉背,同时还能带给你酣畅淋漓的痛快感。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