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谦谦君子般的粉丝
文/茉莉
现代口语称FANS为粉丝,意指支持者,拥戴者,意即是迷恋什么的追随者。据说起源于粤语,起初多用于香港、广东地区。在粤语中也有另外一个词“拥趸”,也有爱戴者之意,只不过,拥趸可能更多注重的是精神层面或价值观的一致。
粉丝作为一种美食也拥有大量的“粉丝”。
有很多人会以为粉丝是大米做的,其实不然,粉丝通常是用绿豆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等淀粉做成的长条状的干粉,所以叫粉丝。因绿豆中的直链淀粉比较多,所以做出来的粉丝久煮不烂,滑腻又爽弹,所以绿豆做的粉丝是粉丝中最受欢迎的。
台湾省也产粉丝,他们称之为冬粉,著名作家三毛就写过关于粉丝的故事,她感慨嫁个外国先生也是有“好处”的,有时能够随口编故事。她在沙漠地区与荷西一起生活,偶尔也要设宴招呼先生的上司,她敢用小*瓜炒肉片,上司吃了赞是他吃过最好味道的笋炒肉。她也喜欢将粉丝用来做菜或包到饺子馅里,先生问是什么东西,她就信口编故事:是山民上山收集的“雨”,晒干后就成这样细丝状,荷西当然是感觉到不可信,但他欣然接受“粉丝”的清爽口感。想来这粉丝的口感,只要烹调得当,受众也是不分国界的。
粉丝品种中有叫“龙口粉丝”的,一说到粉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龙口粉丝”,它既作为了绿豆制作的粉丝的一个品类,更是一个品质的象征。“龙口”是一个地名,位于山东烟台招远,曾经是一个海港所在地。
粉丝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宋代陈叟达著《本心斋疏食谱》中写道:“碾破绿珠,撒成银缕”,形象地描述了绿豆粉丝的作法。粉丝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制作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远在明清时期,招远的人们就改良创造了制作粉丝的工艺,由于他们精心钻研,所以该地的粉丝优质,具有“丝条均匀、质地柔韧、光洁透明”的特性,这些招远的粉丝经过龙口港外运,甚至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地。为了区别于其他地方所产的粉丝,往往会在货物包装上写明“龙口粉丝”字样,所以人们约定俗成,就把当地的粉丝称之为“龙口粉丝”。
粤人很喜欢吃粉丝,与米粉不一样的用法,米粉通常是作为主食、粮食来食用的,而粉丝在粤菜是作为食材或辅料来运用的。
如果是要用一种品质来形容粉丝的话,我可能会选择“谦谦君子”来形容,这不仅是指粉丝的外观,洁白无睱,柔韧有度,更指它与食物搭配时的包容性,更能适用于各种烹调技法,也可以与各种的调料融为一体,可干可湿,可以保持长长的条状,也可以化整为零做成馅料,总之就具有了无限的可塑性。
粉丝可炸,直接将一小缀粉丝丢到油锅里,马上膨胀出一大堆的蓬松的粉丝条,从很结实的状态到充满了气孔,酥脆香口,粤厨用来做盘饰,例如如有配鱼生,配烧猪件,垫在炸乳鸽的下面,不仅好看也好吃,而且也适应不同的造型,将粉丝染上植物天然色素再炸,则能做出彩色的炸粉丝,煞是好看,只须洒一点点的盐,即是可赏又可吃的美食。
粉丝经过浸泡后变得柔软,具有非常优良的吸水性,用来蒸制食用时最妙,垫在碟子上蒸虾、蒸元贝、生蚝这些海鲜,是广东人的最爱吃的,粉丝比海鲜更抢手。
粉丝可做汤菜,也可以用于火锅涮食,在粤菜的斋菜素菜中,经常会运用到粉丝去增加风味,粉丝也有一种奇特的调和作用,可以令到素菜的口感觉得丰富一些。
粉丝也是可以做成主角的,例如粉丝煲,可以加不同的酱变成不同的风味,也可以加入不同的肉类或海鲜,可以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粉丝煲”,砂锅将粉丝吸收了其它食材后的鲜香味发挥香淋漓尽致。
制作一味海鲜皇粉丝煲时,将干粉丝直接放到沸水中快速地焯烫,捞起控干水分,然后在砂锅里加入红葱头、蒜末、虾干和海鲜酱炒香,再加粉丝同炒,这样粉丝就能均匀地吸收到食材和酱料的味道,从而令到本身清淡的本性变得雀跃起来,配上其他肉类则有更丰腴之感。所以后来也发展出了辣味的干捞粉丝等菜品。
粉丝在制作成菜品之后,即吸收了其他食物的味道,但它仍然还是独特的作为粉丝的存在,不管配上的是什么味形,人们也仍然能分辨出那是粉丝。希望作为粉丝的“粉丝”们,也拥有粉丝的这些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