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难,也总有一顿烧烤值得奔赴。
01
淄博烧烤已经火到国外了,连游戏创始人都坐着高铁去淄博撸串,路上还不忘练习卷饼手势。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也“进滋赶烤”,他说,“淄博是中国最火的‘烧烤之都’,中国的年轻人都蜂拥而至。我很享受这次淄博之行。”
索尔海姆在中国
索尔海姆在中国
烧烤店的后厨,每个周末,从周五到周天,从4点半开始,出单机就一直不停地在吐单,至少连续5个小时,整个后厨一直都是“嘀嘀嘀嘀”的声音。
好多人都好奇,淄博烧烤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最近传出来一种说法,说淄博烧烤是被大学生们带火的,而这群学生,正是疫情期间,被安置在淄博短暂隔离的学生。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也确实是一个引爆点。
然而如果没有长达几年的铺垫,一次引爆,也不过是热搜上的昙花一现。
淄博烧烤的爆火,正应了那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02
努力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
没什么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赵四可能也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极具预见性。
全国人民对烧烤的喜爱,一直以来有增无减。有权威报告显示,年全国范围内,烧烤总线上消费涨幅为48.3%,门店数量增至46万。
▲《中国烧烤行业消费发展报告》发布现场(孙国*/摄)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烧烤不分阶层;2.烧烤不分南北。
火锅已经被细分了,就连豆腐脑和粽子,都有南北咸甜的口味之争。
然而烧烤,却出奇地统一了南北口味,就算一桌人来自五湖四海,一顿烧烤也能吃得皆大欢喜。
更何况,烧烤本身就自带强社交属性。
说人话就是,就连火锅都有一人食的冒菜。唯独烧烤,必须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才能把氛围感拉满,要不然就总会觉得没吃尽兴。
冒菜:你礼貌吗?
这还不算完,从奔赴淄博的路上就开始拍照发圈,等位发一个,上串开烤更要发一个,而且一定要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