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超强冷空气来袭,冬天的感觉愈发强烈。随着气温逐渐走低,人们也本能地开始越来越依赖更多的食物来抵御寒冷。
这种时候,即使是再自律再讲究减肥健身的人,也逃不过碳水的诱惑。毕竟,全靠碳水为人体提供热能。而且,真的很好吃啊。
说到碳水大省,很多人会想到陕西、山西,其实还有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碳水地区在南方,那就是潮汕。
年末潮汕地区会有不少祭祀活动,在这些场合,供桌和宴席上有一样主角就是某种当地特色的碳水食物。它们以各种花样繁复的方式出现,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粿。
在广东潮汕,粿可以指一切用米制成的点心,甚至可以指代一切糕点、点心。很多外地人还好奇这个字怎么念,到潮汕的话,用当地方言念成guê,有点像“归来”的“归”,但需要在后面加上“e”这个音。念不来也没关系,就用普通话说法,念成guǒ也是没有问题的。
祭祀仪式上的粿,通常以糕点的形式出现。最常见的就有红桃粿。不像江南地区的寿桃,是立体的桃子形状。潮汕的红桃粿是扁平状的,印着古老的花纹,年节的时候,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做了来祭拜神明。
现在它也是街头巷尾都能买到的平民美食,价格也很便宜,2-3块钱一个。红桃粿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和薯粉混合制成的,挑入红曲,让它带有淡淡的少女粉。内馅儿常会是糯米、香菇、虾米的混合,有点像烧麦,但吃口很清爽饱腹。
不同的粿,馅料各不相同。除了像烧麦一样的内馅,还有包裹着山药泥、紫薯泥的,有着微微的清甜,透过透明的外皮,是一颗颗温柔的碳水炸弹。或者包了韭菜,让这种带着刺激气味的蔬菜小点,也平添了一种清新气息。
在潮汕的粿品专卖店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形态不一的粿,可甜可咸,可煎炸可蒸煮,花花绿绿,简直每一样都想买来吃一下。
除了糕点形态的之外,在潮汕连面食也被称之为粿。如果有潮汕人请你去吃粿汁,别误会是水果榨汁哈,粿汁其实是主食来着。是用薄薄的粿条,也就是米粉,煮到软烂,加卤肉、卤蛋之类的荤菜,再淋上一勺卤汁,喝起来爽滑鲜美,特别适合早餐。
个人感觉粿汁是粿条的烂糊面版,汤水比较清澈的就直接叫粿条了。那就和米粉没什么差别,但加上足量的海鲜,也是价廉物美的一顿。
潮汕好吃的东西太多,游客们常常追捧牛肉火锅、卤水鹅,但其实平民接地气的粿也非常美味,一定不要错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