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就需要汲取生存的营养,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妈妈更是盯着孩子的小脸蛋不停的研究:我这个孩子是否健康?他每天吃的营养都够了吗?
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长得又白又胖,我家的孩子又瘦又黄?人家给吃的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国产的进口的奶粉、营养奶粉我是一样没落呀。
其实很多宝妈不明白营养的补充不是给吃多少的问题,而是要科学搭配,有效的吸收才行,今天我们要好好来探讨一下宝宝营养到底够不够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营养?营就是经营、运营,需要有意的安排,刻意的管理。养就是滋养、养育、扶养,有了养也就有了成长。所以孩子所吸收的营养是否科学。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的生理特点,他们幼小的身体和我们成人的生存规律是不同的。他们初入世界可能更需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01科学养育孩子避免以下6个误区
误区一:吃的多就吸收的多
我们人体营养的吸收靠的是什么呢?是胃吗?当然不是,其实食物被气化之后才能形成营养,而气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脾。
食物通过脾运化成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滋养五脏,达到氧化的效果,简单理解就是消化吸收,如果脾好,食物吸收一定就会好。如果孩子平时舌苔厚、口气重、睡眠不深等情况出现说明脾的承受力下降了。
这个时候要给脾放假,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为主。所以宝妈不要看孩子吃的多少,而是要看孩子吸收多少,宝宝吸收的多才能又白又胖。
误区二:任凭孩子挑食,不注重营养搭配。
孩子吃东西往往不会想到自己的营养是否均衡,他们通常会以自己的味觉来判断喜欢吃什么。喜欢的就会多吃、猛吃、狂吃。不喜欢的就会厌食,宁可挨饿也不吃。
家长不及时的纠正孩子这种习惯,养成了挑食的毛病,孩子的营养一定会不均衡。如果孩子只喜欢吃肉,那么每一餐都要控制肉的量,要适当加入水果和蔬菜。
如果孩子比较喜欢蔬菜而不喜欢吃肉类食物,那么家长就要在每一餐里面控制蔬菜的数量适当加入肉食类,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只有养成了不挑食、不厌食、所有食物都爱吃的好习惯孩子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误区三:胡乱搭配营养素
面对市场上应接不暇的各类品牌的营养品,爱宝宝的父母也会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然而我们家长并不知道营养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符合健康营养标准。
如果我们不合理、不科学的给孩子吃了不适合的营养品,不但不会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反而会增加体内不需要的激素,阻碍他们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更加鼓励家长们在营养方面从食物入手。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以及适当的肉食已经包含了很多孩子需要的营养,只要把食物的各种营养研究透彻,科学搭配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误区四:孩子火气大,直接给喝凉茶
孩子的火力要比成人大,所以很容易上火,家长总是以为喝凉茶就可以降火,其实孩子出现一些嘴唇红、扁桃体发炎、流鼻血等这些症状并不是火气而是积滞,积滞化热这种现象,根本的方法是先助消化再健脾。
如果家长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或者是药物处理,则会对孩子的脾胃形成第二次伤害,消化吸收能力会更差,更容易上火,所以孩子上火不可怕,可怕的是乱给孩子们喝凉茶。宝妈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科学降火方法。
误区五:太过精细化的营养搭配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消化系统没有成熟,包括口腔牙齿都没有长好,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们吃一些精致的食品。一定要选择精细的大米、精细的小麦面。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真相是,这些食物在精细化的过程当中会使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损耗很大,食物应该是保存它原来的样子,才能吸收到它最核心的营养成分。
老百姓常说粗茶淡饭最健康,粗粮中含有不可溶的纤维素,这种纤维素是人们消化系统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而且这种纤维素呢,适合于所有的孩子。
误区六:孩子不满6个月就加上辅食。
孩子在6个月之前脾胃的功能比较差,过早的给孩子吃一些辅食,脾胃是受不了的,有些孩子过早的用抗生素或者打点滴,脾胃没办法承受,会降低脾胃的功能。
如果6个月之前给孩子吃一些肉类食物或者是其他难消化的食品,是非常不利于孩子营养。辅食一定要在六个月之后加。
妈咪的驿站寄语:
每一个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宝宝,希望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但是如果没有学会科学的养育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食物知识搭配。
孩子其实并不能吸收到所需要的营养,妈妈与其用尽所有的心思还是事倍功半、所以花多一点时间去研究营养搭配、研究孩子营养吸收生理规律,尽可能的避免以上6个误区才能养育出健康茁壮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