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免疫力低下,爱生病,家长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宝宝在刚出生的前几年,身体的抵抗防御能力还没有完善,免疫力低下,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免疫力一般需要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提高。家长只需要区分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是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一般症状比较轻一些的感冒、发烧、拉肚子,都属于正常现象。可以给孩子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先抵抗两天。这些小病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有些家长一看孩子流鼻涕了就害怕,赶紧吃药,过多的使用药物,导致孩子免疫力低下,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其实孩子起初的发烧是体内的健康细菌和病毒抗争的一个过程。只要发烧不超过38度,可以给孩子多喝水,物理降温。要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的情况。医院做血常规的化验,看看是不是真正的免疫功能降低。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就会经常发烧,扁桃体发炎,气管发炎,甚至发展到肺炎。
如何才能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家长要怎么做?孩子需要吃什么?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1、母乳喂养很重要,有条件的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孩子到一岁。我们会发现吃母乳的孩子一岁之前很少生病。因为母乳里面还有一定的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御病毒。上班的妈妈可以把母乳挤出来,冷冻到冰箱里。
2、从四个月开始,就要慢慢的给孩子适量的添加辅食。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均衡,千万不要孩子喜欢吃就多喂,伤了孩子的脾胃。营养方面一定要搭配合理,肉、蛋、奶、水果、鱼、虾等,多掌握一些幼儿食物搭配的资料。不要单调偏向某一类,有些食场孩子可能不爱吃,要变着花样,变着造型去做。以免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孩子的饭菜做得细一些,软一些,可以帮孩子剁啐了吃。每餐的量不要太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人追着孩子硬塞饭,把孩子肚子吃的鼓鼓的。记住孩子饿不坏,但一定能撑坏。不会说话的小孩饿了会哭,大点的孩子会自己要吃的。设想一下我们大人吃多的时候有多难受。孩子的肠胃弱,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就会形成积食,就会上火,就会生病。久而久之孩子的肠胃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平时可以偶尔给孩子喂一些益生菌,来帮助孩子提高肠道的免疫力,减少有害细菌的侵扰。
3、要按时定期地给孩子接种疫苗。疫苗具有病原的抗原性,刺激身体产生对应的抗体。是一种很重要的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方法。同时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都要给孩子补起来。如果缺乏某一种,也可能会导致孩子休息不好,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4、每天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孩子爱动出汗多。那你睡得了,一定要补充上。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水和新鲜的空气。每天要坚持开窗通风。逐步地让孩子适应外界的冷热空气。不能害怕孩子生病就不带孩子出门。试想一下,如果你拿一盆一直在温室里养的花,他适应了这种环境,长得很好。突然把它放到室外的阳光下,他也会受不了外界的刺激。所以孩子一定要带出去,不要压得太精细。要让孩子多锻炼,多运动。要及时的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生病。孩子们生一次病,免疫功能就会下降一次。
5、不要太爱干净,有的家长过分爱干净。孩子这也不让摸,哪过不让摸,东西是消毒又消毒,碗筷要消毒,奶瓶要消毒,甚至家里都装上了消毒灯。整个家里的环境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要讲卫生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太过度,适当的让孩子接触病源,允家里有少量的病原,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达到产生抗体的目的。
6、对于患有先天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需要家长更精心的去照顾。要让孩子尽量避免空气污染或者被动吸烟的危害。要避免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使孩子产生耐药性,扰乱了自身的免疫平衡。或者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使细菌长期处于一种潜伏状态,稍微照顾不周,就容易引发疾病。
所以喂养孩子就跟我们养花一样,不能太精细了,也不能太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