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成都美食江湖,各位客官请入座
TUhjnbcbe - 2025/4/12 22:01:00

要如何形容成都呢?有人说:这里,充满了地道的生活味道。它接地气、朴实、真实、美丽。另一方面,它繁华、热闹、充满了新鲜血液。

它就像个情结,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去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并不是懒惰或是逃避,而是真正热爱生活,直面生活。

这里,有着太多令外地人津津乐道的东西,风姿绰约的美女、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震撼眼球的美景~

但是最令人久久回味的当然首推成都美食啦。整个成都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美食城,各种令人垂涎欲滴齿颊留香的小吃都可以让你从城东吃到城西,从下午吃到深夜再到凌晨。

这就是成都,一个真正属于吃货的天堂!

一、成都美食之三生三世

1.0三辣时代(辣椒、花椒、胡椒)

明朝大航海时代,辣椒从墨西哥传入中国,与成都本地沿用上千年的花椒、胡椒邂逅。“麻”与“辣”的邂逅,瞬间迸发出美丽的味觉火花。麻辣,是成都美食的1.0版本,也是成都美食最顽固的记忆点。

2.0味型时代(复合味型,千彩千味)

明清时代,湖广两地移民涌入四川盆地,亦将全国美食技法带入省会成都,经过多代人的巧妙演绎,逐渐形成“麻辣、酸辣、香辣、鱼香、怪味、椒麻”等20多种味型,这是成都美食的2.0版本。

3.0天府之国,美食之都

改革开放之后,食材大爆发,成都美食的技法演绎也渐入佳境,形成“火锅”“川菜”“小吃”“宵夜”等几大类。重点是:这里的小吃,“份量小,吃不胖”,“花样多,吃不腻”。“价格便宜”,“简单易携带”。在成都,一整天不吃正餐,只吃小吃,是十分十分十分正常滴~

二、成都美食之两大派系

成都小吃,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准确的说法是“以成都为展示平台的四川小吃”。也就是你在成都一座城市,可以吃到全川48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各地区各民族的上千种小吃。而非要给这么多小吃分个类的话,则有以下两个派别:

1.成都本地小吃:

有夫妻肺片、肥肠粉、担担面、双流兔头、三大炮、蛋烘糕、串串香、钟水饺等等、等等,话不多说,有请小二上菜。。。。。。

夫妻肺片:

30年代,成都的一对小夫妻,将牛肉铺的边角料凉拌之后,装在竹篮沿街叫卖。吃过的人纷纷点赞!最初人们将这两夫妻做的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后来改叫“夫妻肺片”。其实并没有牛肺,这是个误会。

肥肠粉:

成都最普及的小吃,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肥肠粉店。麻辣鲜爽,色红味美。

担担面:

正宗的担担面必须是老师傅用面粉擀制的面条,面条细而薄,还有最关键一笔是要舀上四川正宗的碎米芽佐味。

双流兔头:

如果你有成都朋友,他一定会怂恿你尝试兔头。哈哈哈,因为这种食物真的“非常成都”,成都人爱兔头。爆炒、凉拌、卤煮、五香、麻辣……各种吃法都有。主要原因是兔头骨多肉少,容易入味,啃起来特别带劲!(对了,“啃兔头”在成都还有KISS的意思,要小心哦!)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还有

串串香钟水饺三大炮蛋培糕

2.四川特色小吃

川北凉粉:

原为农舍小吃,传说有“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是豌豆制成的一种民间小吃,五十年前被朱德同志点名品尝,十年前因张靓颖粉丝团扬名。其中南充“川北凉粉”最为著名。

龙抄手:

抄手即馄饨,龙抄手是四川的著名品牌,皮薄馅多。红油抄手是很出名的品种之一。

宜宾燃面:

川南宜宾的名小吃,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一般分为荤燃面和素燃面,主要特征是配料有芽菜和花生,是成都本地最常见的早餐和小吃。

三合泥:

四川传统小吃,由大米,糯米和黄豆三种原料制成泥状糕点,甜口稍腻。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众所周知的几个,还有:

锅巴肉片蒜泥白肉甜水面麻婆豆腐

三、成都美食之武林盟主——火锅

火锅在成都之所以称王,是因为火锅几乎成了成都的代名词,不管你能不能吃辣,敢不敢吃辣,就冲着火辣辣的氛围,你都应该体会一下正宗的成都火锅。

清代道光年间(-),四川酒城泸州的码头船工,休息时用大锅煮杂烩,无意发明了火锅。上游传至成都,下游传至成都,下游传至重庆,重庆成都两地再相互交流,形成享誉世界的“麻辣火锅”。都是火锅之都,心情好吃火锅,心情不好吃火锅,恋爱了吃火锅,失恋了更要吃火锅。天大的伤害,一顿火锅就能满血复活。

1.蜀大侠

来成都必吃的火锅

火锅,好不好吃?就看排队的队伍,长不长!

成都人的休闲和慵懒,深入骨髓。让爱吃懂吃的成都人排队,是不多见的。如果你在成都的街头巷尾,看见长长的队伍和一张张焦急等到的脸。不用猜,一定是蜀大侠火锅。

成都火锅,万物皆能下锅。毛肚、牛肉、鸭肠,可能你在外省都吃过。那么来试试蜀大侠薄如蝉翼的肝片,闻所未闻的花生芽,巴掌大的耗儿鱼。。。。。。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蜀大侠吃不到。作为来成都必吃的火锅,蜀大侠的菜品是正宗川味,单不会过猛!

鸳鸯锅中间鲜香,外圈麻辣;反鸳鸯锅则体贴到极致,外圈是鲜香菌汤,中间是麻辣红锅,即便是不太能吃的外地朋友,也能放心享用.

蜀大侠的镇店之宝---“帅九将”必须要吃!

2.电台巷火锅

火锅界的小野二郎,为了拜进师门,他花了整整7年,天。

看起来是一家朴实无华,有些陈旧的店,甚至连菜品都没有任何摆盘。白色的招牌,干干净净的五个字“电台巷火锅”,就是这样一家店,要想吃到它,饭点时间来需要排队2小时以上。

这种感觉,几乎是任何一款最地道的美食,所应该呈现的样子,就像二郎家的寿司。。。

四川火锅的味道,全在火锅里,而不再碗里。这里的老板唐一,为了学习这门手艺,花了7年才拜入师门,10年时间学成而归。电台巷的火锅,精选四川、重庆、河南三地的三种不同种类的辣椒,辣椒需要整整22个小时的处理,才能下锅炒制。从煮辣椒、吹辣椒、冰辣椒、剁辣椒到下锅炒制,每一道工序都由老板唐一亲自把关,绝不能由他人代劳。

特别是炒制辣椒的过程,必须“察言、观色、闻香、听动静”,不仅需要不停的闻气味的变化,感受火力气场大小的变化,甚至需要听辣椒细微爆裂声的变化,来准确拿捏火候,让一锅辣椒在每一层香味上,都有足够的爆发力。这么神乎的技艺,我们凡人是不懂的,火锅好吃就对了!

电台巷的火锅味道确实霸道,每天下午4点半就开始排队,一直延续到晚上10点以后,门口排队的人群才渐渐恢复平静。建议马蜂窝的朋友们避开高峰期,否则电台巷会让你排队排到怀疑人生。

3.小龙坎火锅

据说是成都最爱排队的火锅。

听起小龙坎,70%成都人在朋友圈晒过,20%正在排队,10%在看着别人排队。到小龙坎排队已经成为成都人民的习惯。春熙路店的最长纪录是5小时,排队5小时就为了小龙坎。外地朋友可能理解不了,在成都这座火锅城市,火锅店排队越长,证明本地人越爱。

小龙坎的布置并不花哨,青砖红墙,简简单单,主要是味道好。传说中独一无二的“玫瑰圆子”、“冰球鹅肠”、“功夫腰片”、“小龙坎毛肚”,还有看起凶险,但被很多人推荐的“霸王牛肉”、“野猪肉”等等,即便排队5小时,也会彻底被味道征服。

因为排队太夸张,分店只能开在隔壁米同样春熙路,不到米居然有两家小龙坎,其中一家还是24小时概念店。据老板得瑟:“因为之前接到很多投诉,小龙坎排队太恐怖了,有一次是上午不到11点排队到晚上凌晨3点才吃到。客户都疯了!”为了节省粉丝们排队的时间,老板很任性的在原址旁边直接开了一家分店!

其实就是生意太好,怕被其他火锅店抢了客户,于是自己抢自己的客户。可见小龙坎的味道之霸道!人气之火爆!

成都人好辛辣,川菜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闻名,但辣椒孕育出的人民却怀有温润婉约的性情,他们不争强好胜,生活怡然自得;因历史上少经战乱,加之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成都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中国后花园”,这里常年自给自足,不关心外部世界,陶醉于方寸地域,相对封闭。

然而与此相应的开放与包容也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气质,这里接纳过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对外来事物从不排斥,一概接纳,并为我所用。和谐包容,是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它造就了成都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

正是这种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熔铸成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成都人永久守望的精神坐标和外地人了解成都的钥匙。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成都人,从研究当地的美食文化入手,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图源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美食江湖,各位客官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