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吃货们当心这款网红食品会爆炸千万注意
TUhjnbcbe - 2025/4/29 19:38:00
不用火、不用电,

只要一杯凉水倒入自热包,

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小火锅,

近年,自热食品很受追捧。

春节临近,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也被不少旅客装进了行囊。自热食品一时吃得很爽,可它的安全隐患,却很少有人注意到。

近日,朋友圈流传“自热火锅会触发烟雾报警器”“吃着吃着就爆炸了”。而据央视报道,去年“双11”期间,一辆货车在重庆高速路上突然起火,车上的2吨自热火锅被烧得一片狼藉。

那么问题来了

自热火锅到底安不安全?

不到3分钟自热包炸飞塑料瓶

近日,海都君打开电商平台,搜索“自热”,发现有自热火锅、自热粥、自热米饭、自热面等,最低售价仅5元,一些店铺的月销售量超过25万份。

海都君上网买了两份袋装的自热米饭,按说明书,只需将自热包的外袋撕掉,放入塑料袋的底层,倒入凉水,再将食材放在上层,加热10~15分钟就可食用。

海都君拆开一袋,发现自热包用无纺布包着,密封在一个塑料袋里,醒目的大字写着“禁止食用,禁止热水,远离明火”等警示语,但没有标注成分。随后,海都君做了两组实验。

实验1

自热包+纯净水爆表

海都君将自热包放入塑料袋的下层,加入纯净水,很快地,两个出气孔、密封口不断地向外冒着热气。用手一碰,塑料袋相当烫手,不到3分钟,温度就突破普通温度表的最高刻度50℃,但指针仍在转动。因缺乏专业温度表,海都君只得放弃实验。

自热包加入纯净水,不到3分钟,温度就突破50℃

而央视此前曾报道过,浙江宁波镇海消防大队对“自热火锅”做实验,发现加热时蒸汽温度可达℃。

实验2

自热包粉末+纯净水炸了

自热包粉末倒入塑料瓶,加入纯净水

海都君撕开一个自热包,将其中的粉末倒入塑料瓶,加入约毫升纯净水,再拧紧瓶盖。瓶内的液体很快冒泡,粉末逐渐变成“泥浆”样,瓶身温度迅速上升。

两分多钟后,瓶身剧烈晃动,因瓶底被烫得变形,塑料瓶倒了下来,不一会儿,“砰”的一声巨响,瓶子被炸得飞出4米远。

两分多钟后,瓶身被炸开一个大口子,瓶里的溶液喷得到处都是

海都君上前查看,发现瓶身被炸开一个大口子,瓶里的溶液喷得到处都是,连4米外的墙壁、地板、桌椅都是。残留在瓶子里的溶液不多,但还在冒泡。

实验视频请戳↓↓

小小自热包为何威力如此大?

自热火锅在生活中也多次“闯祸”。据媒体报道,一位四川小伙在家吃自热火锅,高温将1~2厘米厚的玻璃餐桌炸碎了,差点砸到脚;年底,上海男子食用自热火锅,不慎堵住排气孔,被滚烫的热汤溅到右眼,影响视力。

小小的自热包,

为何有如此威力?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的高华老师说,自热包有不同配方,大多有三种成分:

一种是生石灰,遇水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但水温一般只能达到60℃~80℃。

另一种是铁、铝、镁、炭粉和盐,遇水后发生原电池反应,铁、铝、镁粉作为电池负极,炭粉作为电池正极,盐溶于水后充当电解质溶液,空气参与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加热物体,升温可达℃,蒸汽温度可达℃。

第三种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加入石灰粉末,这种加热反应会更剧烈,且产生大量气体。

提醒

自热包不能撕开不能加热水

高华提醒,通常,自热包用可透水的材料包裹,水是慢慢渗透进去的,发热反应不会太剧烈。但如果把自热包撕破,直接加水,可能造成剧烈反应,存在烫伤风险。因此,自热包不能撕开,只能加冷水,不能加热水。加热水可能会导致水剧烈沸腾,引发危险。

用过的自热包仍有燃烧风险

据央视此前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在吃自热火锅时,燃气报警器会持续报警。对此,生产厂家解释称,自热包发热时,会产生微量氢气,导致烟感器报警。

高华说,氢气是一种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气体,如果自热包反应后释放出的氢气量,正好处于氢气的燃烧极限,可能引发爆燃。因此,在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食用自热食品,有爆燃的风险。

据央视报道,国家化学制品安全质检中心主任助理肖秋平提醒,在长途大巴行驶过程中,夏天开着空调,车厢是密闭的,大量使用自热火锅,可能导致氢气累积。如果达到爆炸下限浓度,碰到一点火源,比如身上的静电,或电路的火花,就足以引发爆燃事故。

在密闭空间食用有爆燃风险

不少人觉得,这玩意儿有爆燃的风险,那么,吃完赶紧扔掉就没事了吧?其实,使用过的自热包仍有安全隐患。

央视曾做过实验,将反应过的20个样品自热包浸没水中,其中14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持续放气现象,时间均超过3分钟,最长的8分钟。

高华说,如果自热包没有完全反应,扔掉后也会持续发热一段时间,万一垃圾桶里有积水,或遇到下雨天,就会产生氢气,而垃圾桶大多是半密封状态,当有烟头之类的火源丢入,就可能引发爆炸或燃烧等事故。而且,反应生成物熟石灰等有强腐蚀性,随意抛弃会伤害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因此,使用后的自热包应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高华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严禁自热食品与易燃物、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等;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食用自热食品应小心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的自热产品国家标准,高华提醒,选购食用自热产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包装外壳一定要选带有QS标志和PP5材质字样的;饭盒盖上有透气孔,使用时要先检查是否有效;使用前先检查加热包的包装袋是否破损。

不要在高铁、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加热时,不能放在玻璃茶几、桌面上,以防玻璃碎裂;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等加热;不能带上飞机,不能托运;未成年人不要独自操作。

如果自热包里的物质不小心进入眼睛或误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催吐或就医。

特别提醒:实验危险,请勿模仿。

原标题:《吃货们当心!这款网红食品会爆炸!千万注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货们当心这款网红食品会爆炸千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