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热乎乎的麻辣烫、火锅、羊汤等食物令人垂涎欲滴。然而,为了招揽更多的消费者,有些商家想的不是提高自己的服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罂粟壳粉。注意了,它不是调味剂,而是可能把自己送入监狱的毒药。
罂粟壳成揽客“灵药”?抓!
重庆火锅,誉满天下!但或许是当地同行竞争大,火锅店厨师唐某在炒制火锅底料时,动起了“歪脑筋”。
11月中旬,重庆开州区警方在大进镇一家餐馆内检测出火锅底料中含有吗啡、罂粟碱等四种成分。这表明火锅底料有可能添加了罂粟壳,甚至添加了罂粟。经现场调查,火锅店厨师唐某终于交代,从今年3月至10月他一共炒制了两百斤火锅底料,其中每一百公斤含罂粟壳50克,而这些罂粟壳是他在拆老家旧房时从墙洞里找到的。随后,包括厨师唐某在内的三名嫌疑人已被移送到了检察机关。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贵州从江县。近日,当地法院公开审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当庭判处被告人韦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以及赔偿道歉。据悉,韦某某经营的是米粉店,在熬制粉汤时,他为了增加汤香味添加了罂粟壳。
而四川攀枝花的一家羊肉米线店,要不是偶然间有群众因吃了米线后尿检呈阳性,那这样的“毒米线”不知道还要卖出多少分。据店家交代,他们前几年的生意还可以,去年到今年的生意一直不好,听其他人说在汤锅里放一些罂粟壳,味道会更好就照做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店家甚至不太清楚罂粟的危害……
法律对加“料”食品说不!
再次提醒,罂粟壳又称“御米壳”,它是一味中药,有止咳防泻的作用。但是,罂粟壳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它又属于麻醉药品,国家会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其实行特殊管理。换句话说,经营罂粟壳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特殊审批,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生产、管理、运输、使用,并只限用于医疗、科研、教学!
既然是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那么罂粟壳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中的一种,能够使人形成瘾癖,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罂粟壳,有可能会触犯刑法中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71条:“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并处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非法持有罂粟壳50千克以上不满千克,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非法持有罂粟壳千克以上,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如果餐企的违法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人身损害,还将面临对消费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实际上,关于罂粟壳所传言的那些提香增味的神奇作用多半是传说!不要以为罂粟壳加进去看起来无色无味,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只要含有微量吗啡等物质残留,怎么样也逃脱不过检测仪器的“法眼”!
下面再列举几个加了后
可能涉嫌违法的食品添加剂!
01甲醛它为国家明文规定的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检出。甲醛可能会被不法商贩广泛用于泡发各种水产品中,以及面食、蘑菇或豆制品中。
02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以福尔马林结合亚硫酸氢钠再还原制得,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使用吊白块处理后的腐竹、粉丝、面粉、竹笋等食品,色泽会变得非常亮丽,并且久煮不煳,增加韧性,口感更佳。
03苏丹红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国家禁止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04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