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火锅灵魂伴侣再添一位省农科院驯化出国
TUhjnbcbe - 2025/7/25 17:50:00

花?

肉肉?

工艺品?

NO!NO!NO!

给你一分钟猜一下这是啥?

川农妹来解密!这就是由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李小林博士团队成功驯化选育的,国内首个粉红色毛木耳新菌株“粉耳1号”。

4月13日一早,在位于什邡市湔氐镇的省农科院食用菌生产基地内,一朵朵新生的木耳刚刚冒出菌袋。与常见的黑色木耳不同的是,这种木耳颜色粉红,耳片肥厚。

偶然邂逅

李小林介绍,该菌株是通过采集野生自然变异子实体,经分离、初筛、复筛和示范栽培等而驯化选育出的特色毛木耳新菌株。“做食用菌研究,需要经常到野外采集野生种质资源。去年8月,我和团队成员叶雷在成都市狮子山一段枯木上偶然发现一朵野生的粉色毛木耳,此前从未见过这种颜色的野生木耳,经过判断这是一种野生自然变异子实体。”李小林和同事当即决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据介绍,“粉耳1号”生育期约40-45天,新鲜幼嫩子实体通体呈粉红色,成熟子实体单片簇生型有耳基,耳脉,腹面呈粉红色,背面有短绒毛,干耳呈浅红色。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25℃,出耳适宜温度15℃~32℃;较主栽四川德阳地区主栽品种“上海1号”提前出耳5~10天。除此外,“粉耳1号”还具有耳片肥厚、鲜香清脆等特点,适宜于鲜耳销售和烹饪,尤其适宜于作为烫火锅的食材。

“目前‘粉耳1号’还处于菌株阶段,成为新品种还需要经过品种的适应性试验、品种特性测试、专家田间技术鉴定、省种子站认定等过程。成功驯化后,对今后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对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群众增收,以及食品安全都有很大的价值。”李小林说。

文:阚莹莹左杉

编辑:聂姚

校对:范莉

审核:周艺

“三农”领域专业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锅灵魂伴侣再添一位省农科院驯化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