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你闻到的最臭的东西↓
它让你差点当场去世↓
它的存在分分钟把你开除仙女籍↓
对,就是这些藏在扁桃体里的小石头,扁桃体结石。
提前预警下,今天这期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重口味,吃饭的时候慎点。
扁桃体结石,就是长在扁桃体上的结石。
这些结石藏在扁桃体隐窝里,隐窝就在扁桃体内侧,这里没有结缔组织覆盖,粘膜上皮会凹向里面。以下图片依次是扁桃体,扁桃体隐窝,扁桃体结石↓
为啥会长,可能和这个隐窝处容易贮存细菌、食物碎片、分泌物有关。
当扁桃体反复炎症时,会把隐窝口阻塞,里面这些内容物就会和腺体分泌的钙盐等沉积,形成结石。
有白的、*的、灰的,小的几毫米,大的还有几厘米的。根据其矿化的程度,有软的一碾就碎的也有硬的。但共同点都是臭的,别轻易闻。
有人可能觉得挺猎奇,这玩意儿应该不多见对吧,但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数据显示,扁桃体结石的患病率为14%左右,且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岁数越大,出现的几率越高。
大部分情况下,小的结石对我们没啥大影响,有时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有人以为是鱼刺卡喉咙或看其他病拍CT时,偶然发现它的存在。也可能是咳嗽时咳出来一个小粒粒,好奇心不强(不闻)的基本就过去了。
有啥影响?
主要是指比较大的结石的影响。
①口臭
这是最常见影响。如果长期口臭找不到原因,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扁桃体结石在作怪。
②恶心想吐
总觉得有东西卡在你喉咙那,可能会导致吞咽疼痛、困难,有异物感总想咳嗽。
③耳朵不舒服
扁桃体结石实际上并没有触及耳朵,它只是根据神经的位置引起疼痛,扁桃体和耳朵有共用的神经通路。
④扁桃体肿胀
扁桃体结石可引发感染和炎症,这会使你的扁桃体肿胀。
再严重点的,可能影响发声了。如果有这些症状,建议到耳鼻喉科检查下。可能多到你难以想象↓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怎么治?
没影响生活的可以不用管,碍事儿的让你不舒服的就把结石弄出来。
对于小的结石,有些人能在家,自己通过漱口,手挤压等方式把它们弄出来。
注意,自己取是可能损伤扁桃体的,医院取吧,医院设备专业,医生手法专业,取得也会更彻底干净些。
看看取出过程↓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如果想要自己尝试,可以遵循以下医生给的建议:
①用可以调节水压的冲牙器,选择轻柔模式冲掉。
②备好镜子、手电筒,用沾湿的棉签轻轻戳或按压结石,直到将其移出为止。
尽量减少棉签与任何携带细菌的表面(包括手)的接触,避免感染。
一般医生会建议扁桃体结石复发,顽固或复杂的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怎么预防?
也没什么特别的预防方法,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力,清淡饮食,多喝水能不抽烟就不抽烟,保持口腔清洁。
南先森致力于牙齿保健、正颌整形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也不定期分享杂七杂八,希望大家牙齿健康、颜值在线、忠于内心、疏于表演。如果凑巧你也是个有趣的人,那就扫码
进入冬季,昼夜温差越来越大,到医院看感冒的孩子越来越多。
发烧、扁桃体发炎、淋巴结肿大、呕吐……这些看起来平常的感冒症状背后,有可能是另一种特殊病*闹的*。它就是EB病*。
这种类似感冒的疾病,家长们也要注意了!孩子感染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疾病,一定要提前了解、预防才行!
关于EB病*,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EB病*的定义:临床医学将EB病*定义为疱疹病*科嗜淋巴细胞病*属的成员。
EB病*感染也被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普遍存在,传播广泛,全年均有发病。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表示,95%以上的成年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感染EB病*,4~6岁的孩子是高发人群。不过,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引起严重后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完全痊愈。
EB病*是怎样传染给孩子的?
EB病*又被称为“亲吻病*”。顾名思义,就通过口-口途径传播的,也就是说唾液是传播EB病*的主要途径。
在我们国家,不少大人会和孩子分享食物(“你一口,我一口”),或者给孩子喂食之前自己先尝尝,甚至有人把食物嚼碎了给孩子吃;有时候,孩子的手指会碰到大人的嘴里。很多时候,EB病*正是这样被孩子吃进去的。
而对比起中国人含蓄地亲吻孩子脸蛋的方式,西方人很喜欢嘴对嘴的亲吻孩子。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主要是通过亲吻被传播的。
另外,6个月以内的宝宝体内%有来自母亲体内的抗体,一般不会感染EB病*。
这样的喂食方式,容易让孩子感染上EB病*。
EB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在临床上,孩子被感染的情况很常见,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孩子感染病*后,病*会在体内复制病*,然后从咽部进入血液传播到全身并导致疾病。
这个过程叫潜伏期,需要30~50天时间(也有医生认为成人是4~7周,儿童为5~15天)。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及时发现,尽快治疗!
感染EB病*有哪些并发症?它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
记住这些典型症状,千万别和感冒混淆!
由于症状相似,这种病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及化脓性扁桃体炎——EB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了发烧、头疼、腹泻、恶心想吐、扁桃体肿大、食欲不振等。
EB感染典型症状
1.发烧:体温一般在39度左右,吃退烧药也没用,发热持续一周或10多天,还会反复出现。
2.淋巴肿大:70%以上EB感染患者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其中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这些肿大情况一般在数天、数周逐渐缩小直至消退。
3.扁桃体红肿:50%的患病儿童在咽部及扁桃体上可见到灰白色的渗出,也可以是*白色的“脓苔”,或在上颚有“出血点”。
4.肝脾肿大:约20%的患病儿童可以出现肝脾肿大,压肝脾位置会痛,肝脏还有类似肝炎的症状。
5.眼眶周围及眼睑水肿: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孩子首次感染EB病*的时候会出现眼眶周围及眼睑水肿的情况。
6.皮疹或呕吐:大约10%的患病儿童皮肤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部分患儿还会伴有呕吐情况。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