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
TUhjnbcbe - 2020/11/22 12:21:00

1.术前准备

(1)明确病灶性质

由于宫腔息肉样病灶仅仅是一种形态学描述,不能代表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故在进行病灶切除之前应尽量明确其病理性质,排除恶性,避免误治或过治。可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超声波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2)药物准备

一般来讲,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经过2~3个月的药物治疗,病灶可明显缩小,内膜变薄,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

(3)手术器械

1)宫腔镜、检查镜或电切镜。

2)刮匙等妇科常规诊刮用器械。

3)小头带齿卵圆钳。

2.麻醉

如估计手术操作简单,一般不用麻醉。若估计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可考虑做快速全身麻醉,如静脉点滴异丙酚等。

3.体位

膀胱截石位。

4.操作方法

(1)息肉切除法

1)旋拧法:适用于细蒂息肉。先经宫腔镜或B超定位,然后用刮匙对准息肉部位进行刮取,也可用长弯止血钳或小头卵圆钳进行宫腔夹住息肉顺时针旋转数周将其拧下;最后用宫腔镜检查宫腔有无残留及出血。细蒂息肉一般出血较少,如有活跃性出血可用滚球电极电凝止血。

2)根要法:适用于广蒂息肉。在宫腔镜直视下用环状电极或针状电极从息肉根部将其切除;亦可用息肉切除环套住息肉根部,缩紧圈套将其切除。广蒂息肉因创面较大容易出血,故应充分电凝残端彻底止血。

3)分块切除法:适用于体积较大或位于宫底不易操作的息肉。在宫腔镜直视下不用环状电极从息肉顶端或中间部位将息肉分割成数块,直至将其全部切除。

(2)子宫内膜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当其以多发性息肉样方式生长时,手术除要切除息肉外,还应切除子宫内膜至基底层,减少术后复发的机会。此术仅适用于不再需要生育的患者。

5.注意事项

(1)观察出血,如果单纯带蒂息肉切除,术后出血一般较少,数天即可自行停止。如为广蒂息肉或多发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时间相对延长。但如持续出血超过一周,应考虑子宫腔内创面愈合不良,有可能合并局部感染,故应加用抗生素。

(2)抗感染治疗,不用为常规用药。如宫腔创面较大,可选择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3)休息,视手术范围及损伤程度酌情处理,不用为常规安排。

(4)对症处理,根据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决定下一步治疗。如为单纯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定期随诊即可;如为子宫内膜增殖,术后还应酌情时行药物治疗;如为息肉型子宫内膜癌,则应选择手术治疗。

6.随访

术后是否随访,取决于息肉的组织学类型。由于子宫内膜息肉易于复发和再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亦有复发的倾向,故应在息肉切除后常规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可在术后3个月开始,每年复查1次。检查方法可选择超声波或检查性宫腔镜。

7.预防复发

因为子宫内膜息肉去除后部分内膜会再生,术后息肉复发率较高,反复手术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及生理上的伤害,故寻求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关键。目前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手术方法选择,前面已述,子宫内膜切除或子宫切除术可以避免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2)联合药物治疗,一般来讲,口服避孕药或使子宫内膜变薄,但是否可以预防内膜息肉的复发,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US,曼月乐),LNG为全合成的强效孕激素,不良反应少,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月经中期尿促卵泡素(FSH)和*体生成素(LH)水平的高峰明显降低或消失,卵巢不排卵,有明显的抗雌激素活性,可使子宫内膜变薄,从理论上讲可以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Gardner等通过对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宫腔内放置曼月乐组未发现患有子宫内膜息肉,而观察组发现了8例。这表明曼月乐可能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或复发。但其相关报道少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首选诊断方法为经阴道超声,金标准为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关于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案仍需在不同因素水平下时行统计分析,以便制订出一套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育要求、不同病情女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会为有效的预防复发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引自《微创妇科学》,科学出版社,,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