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不规律的生活下,很多人都有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状。
去体检时发现胃肠里长了息肉,息肉是什么?可怕吗?
为什么我长了息肉?应该如何治疗?平时饮食又该注意什么?
今天,医院消化科贾天旭医师带你了解一下。
01什么是胃息肉、肠息肉?胃肠道息肉是指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赘生物凸入胃肠腔内的病变的统称。是消化科很常见的疾病。
正常人的胃肠道是光洁平坦的,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更新脱落。若是局部受到刺激或损伤,消化道粘膜的加速修复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胃肠道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称之为息肉。
02什么人容易长胃肠道息肉?通常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很多人都是做了胃镜、肠镜才发现长了息肉。
一部分人可能会有轻微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03胃肠息肉有哪些好发因素呢?胃息肉
目前认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胆汁反流、吸烟、饮酒以及某些遗传因素为胃息肉的好发原因。此外,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胃息肉。
肠息肉
中老年、男性高于女性,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果蔬摄入少等,家族息肉病史或结肠癌病史等为肠息肉的好发原因。
04胃肠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很多人拿到胃肠镜报告,看到发现了息肉,最先想到的都是:
“这些息肉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
“以后,会不会变成癌呢?”
一般情况下,胃肠镜检查发现息肉的话,大夫会在镜下取息肉的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息肉的性质,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所以,做完胃肠镜检查,一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