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scopy
影响因子:7.
Endoscopy;52(01):45-51DOI:10./a--
内窥镜视觉辅助下息肉切除术对比标准结直肠息肉切除术(EVASTA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本文纳入14篇文献,总共筛选了位患者,其中26名患者未达到纳入标准,因为无法获得书面知情同意而被排除在外(n=25[特定原因:不愿参加(n=11),语言困难无法沟通)(n=7),对EVD安全性担忧(n=6)或定向障碍(n=1)])或由于抗凝治疗而未进行息肉切除术(n=1)。
因此,以1:1的比例将名患者随机分入EVD组(n=)或标准组(n=)。其中,7名EVD组患者和3名标准组患者因未进行完整的结肠镜检查而被排除。排除原因:肠道准备不足(n=7),乙状结肠狭窄(n=1),穿孔(n=1)和盲肠进境失败(n=1)。EVD组入组名患者,标准组入组,名患者。详见Fig.2。
结果:
主要评估指标——息肉切除时间,EVD组的中位时间较标准组中位时间少(54s[29–]vs80s[34–];P=0.02)。
次要评估指标中结肠镜检查总时间,EVD组的中位时间较标准组中位时间少(23min[17–34]vs27min[18–38];P=0.02),但不同研究组之间的退镜时间没有显著差异(12min[6-18]与12min[8-22];P=0.11)。盲肠进镜中位时间EVD组比标准组少(6min[4–9]vs8min[5–12];P=0.03)。EVD组例患者中有29例(24.6%)的回肠进镜失败,标准组中例患者中有10例(8.2%)的患者回肠进镜未成功(P0.)。EVD组与标准组的异丙酚剂量无显着差异(分别为mg[–]vsmg[–];P=0.48)。两组之间回肠进镜所需的中位(IQR)时间没有差异(分别为10min[7–15]vs10min[8–15];P=0.45)。详见Table2:
结论:
内窥镜视觉辅助下息肉切除减少了息肉切除术的持续时间,这可能是由于切除过程中镜体位置更加稳定。根据提供的数据,对于较小的息肉(6-9mm),EVD的好处更大(息肉切除术中位持续时间为EVD组比标准组为53svss;P=0.)和较大的息肉(>9mm)(svss;P=0.),小息肉(<6mm)(42svs59s;P=0.28)。由此可见EVD对≥6mm的息肉切除术有更佳的临床益处。使用EVD可将息肉切除术的中位持续时间减少26秒,在临床上与是否是单个息肉无关。研究组之间的PDR(EVD和标准组分别为54.2%和52.5%;P=0.78)或ADR(分别为38.1%和42.6%;P=0.48)没有统计学差异。同样,每次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平均数目分布(EVD组和标准组分别为1.4比1.7;P=0.93)或每次结肠镜检查平均腺瘤数目(分别为0.84和0.97);P=0.51)没有统计学差异。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它不是盲目的,因为是可视操作,操作者在进镜和退镜时两种设备的差异可见。从理论上讲,已知是否通过EVD进行操作可能会影响结肠镜医师的表现。未来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EVD是否还会对其他结肠镜检查(例如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或结直肠出血的治疗)产生有益影响或者其他干预措施(例如活检取样)是否会产生可比的效果。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