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讲:胃肠道息肉是指隆起的胃肠粘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内镜注气后不消失。息肉分为无蒂、亚蒂和有蒂息肉。息肉大小不等,可单个或多个,一般单个较多。
胃肠道息肉组织学分类不同,癌变率有明显差异,但内镜下难以确定息肉的组织学类型,通常靠内镜活检或镜下切除后作病理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因此内镜检查发现的任何息肉,都不能排除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所以内镜下见到的息肉都应尽早切除。
内镜下息肉切除可明确全息肉的性质,或将其作为癌前期病变切除,可预防癌的发生。而且内镜下切除息肉,方法简单、安全、不会增加任何痛苦啰!
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息肉的方法:
1.活检钳钳除: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2.高频电凝切:临床上最常应用,分为凝灼除,PSD切除,RMR切除,ESD切除;既可完整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又适应于所有的息肉。
3.氩激光电凝:常用于多发小息肉。
4.微波、冷冻:现在已少用。
鉴于胃肠息肉容易复发,息肉术后应密切复查随访。一般认为,单个腺瘤切除,术后建议第一年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2~3年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术后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2~3年复查一次。年龄偏大者可以增加复查次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