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体检查出肠道息肉要不要手术
TUhjnbcbe - 2021/1/11 6:58:00

Q

健康财富读者於先生问:我今年67岁,上个月的肠镜检查中查出乙状结肠距肛门35厘米处有1枚基底部无蒂的息肉样隆起,大小约0.3×0.4厘米,病理切片诊断报告为管状腺瘤,验血癌胚抗原为1.80,CA19-9为31.45,CA-50为5.57,CA为2.25,平时无不适。我这样的情况需要手术吗?有何药物可以治疗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振宜答:

所谓的息肉,就是在消化道内生长,高出消化道的异常凸起组织。一般从组织学分类来说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侧向生长型肿瘤等,都属于良性肿瘤的范围。而腺瘤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三类,其中绒毛成分越高就越容易引起癌变,最终都可能转化为腺癌。

而从息肉的形态学角度区分,又分别为有蒂、无蒂、亚蒂等几种,分别代表了几种不同类型息肉的形态。

您检查的这些癌胚抗原指标,分别代表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或者妇科方面可能出现肿瘤而导致这些数据异常的可能性,因此在检查疾病的时候它们没有太大的针对性,但如果以往已经确诊了某种肿瘤,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某个CA的指标又突然增高,则会提示肿瘤的复发。早期的一些良性的肿瘤,比如息肉,一般是不会导致这些指标升高的。

根据一种息肉的类型、大小,病理学报告能够大致推测它恶性概率的大小,继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根据您的检查报告:它目前来说是一个较小的腺瘤,如果任其发展有恶变的可能性,但通常会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它慢慢长大,则有可能成为腺癌,一般半年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您的腺瘤目前体积较小,又已经取了病理,很可能在取病理的过程中,已经被医生用病理组织钳咬除了(组织钳取标本的大小通常可以达到0.4×0.4cm),如果您现在马上再次做治疗,可能会找不到那个息肉。

但息肉是会再次在其他部位生长出来,这和遗传以及饮食习惯有关。有腺瘤的患者,即使做了切除,也会建议半年或一年以后再次复查,如果有新的息肉生长,则需要再次切除,直到没有新息肉发生,而后三到五年复查肠镜监测。

给您的治疗建议是:半年后复查,如果该部位仍有息肉,则予以摘除,同时再次检查整个结肠。

目前本病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如果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多发性息肉,则需要在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您的病情,因为是单发,暂时也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是日常生活中少吃油腻、烟熏、烧烤、海鲜等食物,不饮酒,吃辣即可。

专家简介

王振宜(健康财富特约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后备业务专家,首批杏林学者。擅长:保守和手术微创治疗各类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毛窦等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术后中医药防治,中医药促进难愈性窦道瘘管等创面愈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甘河路院本部);周一下午(青海路门诊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检查出肠道息肉要不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