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指胃粘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通俗一点说就是胃粘膜表面长了一个小肉疙瘩。是一种十分多见的胃部疾病,一般情况下无不适反应,较多朋友出现了胃息肉的症状,可能合并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这些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上腹部不适,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等不适。对于息肉体积较大、较多,或表面有糜烂渗血等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黑便、贫血等症状。
正常的胃粘膜
长了息肉的胃粘膜
胃息肉的分类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呢?
影响因素包括我们不能改变的遗传因素,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如果长了胃息肉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或者发生了早癌的表现,也不用太过紧张,选择无需开刀、痛苦小的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就可以轻松解决;若无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胃息肉都会发展成胃癌吗?
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所以一般都要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虽然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比较高,但在胃息肉中占比较低,而且部分息肉可能在治疗胃炎或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自己就消失了,所以发现胃息肉不必过于紧张和害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少进咸菜、烟熏和腌制食品。
2.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还要定期复查胃镜。
3.遵医嘱正确服药。
文
消化内科权良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