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宫腔微创事业的高质量发展,3月27日,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妇产科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英姿创新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宫腔微创事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妇产科医学工程专委会的主任委员隋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隋龙教授是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宫腔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微创专业委员会宫腔镜学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妇科内镜微创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期间,上海地区30多位宫内疾病专家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共议中国宫腔微创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现场专家们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下面小编就带您走进会议现场,一起领略会议精彩瞬间。
▲点击观看会议精彩瞬间
普及宫腔镜知识,规范技术培训,
让宫腔镜事业惠及更多的妇女和家庭
▲夏恩兰教授开幕致辞
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主任、首都医院宫腔镜中心主任,被誉为“中国宫腔镜之母”的夏恩兰教授特地发来了视频贺词。作为中国妇科宫腔镜诊治医学奠基人,夏教授肯定了组委会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她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宫腔镜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宫腔镜技术实现了两大里程碑式的突破:一是日间手术的兴起,提高了诊治效率和床位周转率,形成了医患双赢的局面;二是冷刀的发展,高效旋切冷刀是继宫腔镜单双极电切及冷刀分离后的新技术,降低了手术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更加安全、有效,加上医生学习曲线短,被誉为宫内疾病患者的福音。这两大里程碑的出现将使更多病人获益。如今宫腔镜诊疗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子宫是关乎国家人口安全的重要器官,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变到保护子宫和子宫内膜的理念。随后,夏教授表示,研发更精细、安全、高效的国产宫腔微创设备将是宫腔微创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宫腔镜医生要努力推广、学习、钻研新技术,收集更多的高质量诊疗数据,使中国能更多地在国际舞台发声,让宫腔镜事业惠及更多的妇女和家庭。▲隋龙教授开幕致辞
隋龙教授在开场辞中说道:本次会议云集了上海地区宫内疾病的各位专家,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盛会,蕴含着契机和希望。现代医疗微创技术的发展,引领了临床医疗的进步,最终造福患者。如何让宫腔镜新技术更安全、更容易普及,为大部分妇科疾病提供技术支持,是所有宫腔镜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正如本次会议的名称——“中国微创事业发展论坛”,这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需要大家积极地参与和努力。▲孙静教授开幕致辞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孙静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全国专业的宫腔镜医生依然不足,规范培训还需继续加强。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是值得医生重视的问题。小宫腔大世界,宫腔微创事业大有作为,希望企业和专家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中国宫腔事业的快速发展。简短的开幕式致辞结束后,正式进入精彩的学术交流环节。“宫”守同盟,推广适宜技术,
让所有女性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生命
狄文教授:
宫腔微创手术的发展和展望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仁医院妇产科主任狄文教授因为工作临时调整未能亲临现场,特地通过视频录播的方式参与本次会议。他在授课中讲到,宫内疾病是女性“重大”疾病,发病率高,是导致不孕不育、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女性异常出血的患者宫腔异常达到34%,IVF失败的患者也有高达38%的宫腔病变。随后,狄教授系统地回顾了宫腔镜的发展史,指出从年Bozzini开展的第一例宫腔镜检查到二十一世纪,新技术的涌现带来了宫腔镜手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现今国内门诊宫腔镜的检查及手术将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以高效旋切冷刀为代表的宫腔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宫腔诊疗模式的巨大转变。年,国家卫计委颁布了《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通知》,医院都需要配备宫腔镜,说明宫腔镜技术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宫腔微创手术的未来发展,狄文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1)建立建全宫腔镜的基础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培养更多合格的宫腔镜医生;(2)集中多学科力量,建立宫内疾病诊疗中心,实现宫内疾病治疗到预防再到疾病全周期管理,实行专病专人专科专治;(3)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保护内膜,保护生育力,推广更适宜普及、更安全且易学的新型宫腔微创技术,实现治愈疾病和保护生育力之间的平衡。最后,狄教授指出,宫腔健康将带来女性的生殖健康,我们应该从对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