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剂堂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我们的文章和产品介绍里,乌梅是出现得很频繁的一种原料,为什么它出镜率这么高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药食同源中乌梅具体有多少功效
01
据药典记载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色。气微,味极酸。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6~12g。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02
乌梅的常见的功效作用
2.1抑菌作用
乌梅及其制剂对多种细菌有体外抑制作用,对于革兰阳性菌的金*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的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2镇咳作用
陈林等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乌梅各部位对小鼠镇咳作用的影响,发现乌梅的核壳、种仁与净乌梅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核壳和种仁的镇咳作用均强于净乌梅,但乌梅果肉无镇咳作用,表明乌梅镇咳的有效入药部位是核壳和种仁。
2.3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黎同明等研究发现,乌梅水煎液较生理盐水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P0.05),显著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导致小鼠入睡的时间,延长其睡眠持续时间(p0.05),且能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的人睡只数(p0.05);乌梅水煎液大剂量组[40g/(kg·d)]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2.4抗病*作用
郭朋等研究发现,苦参乌梅汤按苦参、乌梅1:1(m:m)的比例组方,能够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其中影响HBV转基因小鼠HBsAg表达的最主要因素是苦参和乌梅的配比。
2.5抗肿瘤作用
王琼等研究发现,乌梅*连复方能显著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引起HT29细胞G2/M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环氧化酶2通路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迁移产生抑制作用。
2.6抗氧化作用
宋子玉等总结文献发现,乌梅在治疗肝病时可能与加速强氧化性的过氧亚硝酸清除、减轻过氧化损伤、稳定线粒体膜等方面有关。
2.7抑制黑色素作用
张理平等通过实验发现,乌梅酸性成分提取物对影响黑色素产生的催化酶——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黑色素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黑色素合成、降低紫外线促黑色素生成、调控黑色素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从而阻断一氧化氮黑色素信号传导。
以上资料源自:CNKI中国知网
02
乌梅治息肉
上面的研究也提到了,乌梅有抗肿瘤的作用,其实这个观点早在几百年前中医就发现了。
《神农本草经》有记载:“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
◆《本草》云:“主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去骨间热。又方治一切恶疮肉出,以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
近代医家引乌梅“治一切恶疮肉出”,用来治疗大肠息肉、胆囊息肉、声带息肉、鼻息肉等亦均见良效:
以息福欣为例,息福欣主要配料以乌梅为主,配以多种药食同源原材料,一方面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中药直接攻击息肉,使息肉消匿于无形。另一方面从整体着手,对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进行全面调理,让滋生息肉的温床消失,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多年来累积了大量有效案例,已经帮助众多息肉患者摆脱困扰。
03
平日乌梅的食用方法
3.1红薯乌梅粥
制法:将红薯切丁,悼水后备用,把梅肉洗净切成小块。再将粳米洗净后先蒸10分钟,再将蒸好的粳米、红薯及梅肉一起熬煮至薪稠即可。红薯营养丰富,乌梅酸爽开胃,可以刺激人们唾液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可谓保护胃肠的养生粥。
3.2乌梅糖水
制法:将乌梅肉1.5g入锅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半大碗,加入红糖稍炖即成。
3.3猪肠乌梅散
制法:先将乌梅加水泡发,去核,填入猪肠内(以填满为度),两头扎紧,晒干,焙酥,研末。每次5g,每日3次,空腹米汤水送服。
3.4冰糖乌梅
制法:乌梅g,加水浸泡,水煮五成熟,捞出去核,果肉切丁,放入原液中。加冰糖g,煮至收汁,冷却后,再蘸上一层白糖,随意食用。
3.5乌梅玉屏风饮
制法:乌梅2枚,*芪10g,白术6g,防风3g。将四者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乌梅是很好的一味食材/药材,在全民需要健康的今天,咱们需要好好的了解认识药食同源,利用老祖宗传下的经验,通过药食同源来调理自己的健康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