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育人
——记省劳动模范、
马尔康中学教师谢晓兰
“永远饱满的精神气,永远谦和宽容的笑脸,永远忙忙碌碌的身影”,她是学生心中细心尽责的班主任,有深度情怀的英语老师,同事眼里毫不懈怠的孺子牛。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一直坚持着“爱与责任是新时期师德之*”的信念,以“爱”字当头,“责”字为重。她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了26个春秋,已记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个学子,迎来多少新生……她的付出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她,就是四川省马尔康中学教师——谢晓兰。
忘我工作呕心沥血
——她一路播撒爱的种子
“医生,能不能等高考结束我再做手术。”谢晓兰用几尽沙哑的喉咙低沉地对医生哭诉道。时间拉回年,正值高三二诊,谢晓兰被查出患上了声带息肉,需要及时做手术。但在这个关键时候做手术的话,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就会被打乱。“我非常着急,不愿意在这个百米冲刺的紧要关头,丢下这群孩子们。”谢晓兰一边偷偷抹掉眼泪,一边暗自下决定。
于是,她拒绝了立即手术的建议,继续给学生上课、批阅作业。时间一天天逼近高考,尽管声音嘶哑,甚至有时严重到说不出话来,她还是坚持每天上课,丝毫没有耽误一点儿学习进度。高届1班的侯睿同学曾这样评价:“我眼中的英语老师,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亲亲阿婆。”侯睿还告诉记者,谢晓兰带病上课是常态,她不为小病忘课堂,不因个人误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认真、奉献的种子。
“谢老师刚接到我们班时,我的英语成绩很差,作业和考试几乎全靠蒙,加上调皮贪玩,老师根本拿我没办法。但谢老师一来,就凭她的人格魅力,轻轻松松把我降服,我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面对侯睿对自己的夸奖,谢晓兰笑着说道:“我这哪是降服,是润物细无声的点滴爱意温暖了他。”
对于学生而言,教育无他、唯爱而已。只有以真心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只有用爱心才能唤起学生的爱心。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自踏上讲台以来,谢晓兰时刻以严格的标准来衡量自我,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春风化雨,大爱真情。高三毕业时,家委会的家长们来到学校,为谢晓兰班级送来了锦旗,更是送来了对她辛勤付出的认可。
爱生如子潜心育人
——她成为学生家长的寄托
“亲爱的谢阿姨,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关心……您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合格的年级组长。”年那个火热的六月,泽仁纳么同学一张小小的卡片,纸短情长,感动了谢晓兰好多个日日夜夜。
“她在信中告诉我,她在刚来一班时的痛苦与挣扎、绝望与无助,是我鼓励的眼神,表扬时坚定地话语,让她有了希望,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谢晓兰欣慰的说,当她看到泽仁纳么拿到西南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露出的笑容,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老师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对谢晓兰而言,是看到学生的成绩一点一点往上涨,是擦去学生眼中委屈的泪水,是让学生眼中的疑惑变得清明。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责任。”这是谢晓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也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她响应“新课改”号召,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教学模式,撰写的教学论文在主流期刊发表,其中2篇获省级学科教学论文“二等奖”。主研的教学课题《民族地区分层走班英语教与学策略研究》、《民族地区基于“智慧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应用策略研究》均荣获省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从传统教学到智慧课程教学,谢晓兰不断创造了“低进高出”“高含金量”的成绩,团队齐抓共管,所带年级每届均保持高考英语平均分全州第二,一个班本科上线率超90%,并且培养了两届高考全州文理科状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谢晓兰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年被州教育局评为全州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先进个人”;年9月年级团队荣获阿坝州“李氏教育基金”团队二等奖;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年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二十六载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也许谢晓兰只是守护高原明珠上的一粒沙,但她却践行着要润出桃花一片红的教育愿景,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
时*热点
更多阿坝州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