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息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说出你的故事我身边的健身专家
TUhjnbcbe - 2022/5/14 12:25:00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m.39.net/pf/a_6410290.html

印象中的郭星教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身为教授,他对待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同时,也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

六十岁的他无论是八九个小时的手术,还是十几个小时的连台手术,他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几乎没请过病假。

那么,郭星教授拥有充沛体力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踢毽球

郭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踢毽球的契机。以前郭星教授喜欢踢足球,而足球需要很多身体冲撞,容易受伤。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尝试踢毽球。由于毽球方便携带,又没有场地要求,他便约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踢毽球,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多年,现在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只要能抽出时间,一定要踢一会儿毽球。

郭星教授介绍道,踢毽球看似简单,但是对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除了盘踢、双脚踢球等基本功外,它还需要一些停球和接球技巧。通过头部、肩部、胸部、腿部等身体部位接球锻炼协调能力,用眼睛追踪毽球的方向也锻炼了眼球活动,同时锻炼了应变能力。

郭星教授介绍道,踢毽球使他获益良多。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踢毽球增强了体质,从未因为病假耽误工作。

其次,踢毽球过程中对眼睛和应变能力的锻炼使其能够在工作中获益,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再次,踢毽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在踢毽球过程中,队员们你来我往,通过毽球进行互动,配合默契,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身心。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大家聚在一起热闹地踢一场,烦恼就被抛在脑后了。

郭星教授的坚持带动了一批热爱踢毽球的人。他曾被选为中国医科大学毽球协会会长,并成立了学校毽球队。在沈阳市教科文卫组织的联赛中,他带领球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6月,医院举办了首届“翔翎杯”职工毽球比赛暨毽球协会成立大会,医院毽球协会会长。经过踊跃报名,最终6个部门工会16支代表队共7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虽然踢毽球时间久,但是郭星教授几乎没有伤病。谈起这个话题,郭星教授建议毽球爱好者们在踢毽球之前先做好热身运动,比如慢跑,活动腰腿、踝关节和膝关节,或做一些热身操。待身体感觉活动开了以后逐渐加强运动强度,一下子剧烈运动或者体力透支容易受伤。

郭星教授的毽球秘籍是:适当运动,不过度疲劳,保护好自己。

本期专家

郭星

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耳鼻咽喉专业。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耳鼻喉科咽喉副主任。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近30年。在大学得到耳鼻咽喉科的全面系统培训,理论、技能全面。一直在医疗第一线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在咽、喉疾病及头颈肿瘤治疗更有独特经验。专攻喉癌、下咽癌及晚期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发音功能重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常见病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小节、息肉,“打呼噜”,喉狭窄的治疗及手术效果良好。对气管异物、食管异物、喉阻塞等急重症的抢救积累丰富经验。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是国内咽喉-头颈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

文字编辑:宣传工作部宋田

中国医大一院,您身边的贴心医者

扫描或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出你的故事我身边的健身专家